本報記者 田鵬 吳澍
4月24日,上海數據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海數交所”)國際專區啟動建設滿兩周年。
兩年前,上海數交所錨定“先行構建數據進口市場,逐步推進跨境雙向流通,探索數據出境路徑”的發展愿景,拉開國際專區建設大幕。兩年來,上海數交所緊扣豐富數據產品供給和探索配套機制兩大核心方向,持續發力,穩步前行。如今,上海數交所國際專區已初步構筑起具有全球輻射力的數據要素流通樞紐。
展望未來,上海數交所副總經理李登高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海數交所將持續以探索者與連接者的姿態,通過深化平臺建設、優化規則體系、突破技術瓶頸、拓展國際合作,穩步推動數據跨境流動向更便利、更規范的方向發展,助力企業把握全球數字經濟機遇,共促全球數據要素市場繁榮發展。
立足戰略布局
打造數據流通樞紐
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然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黃金資源”,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發展的戰略主動權。在此背景下,各國圍繞國際數據市場話語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2016年4月份,歐盟發布《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并在締約國之間實現數據開放;2020年6月份,新加坡、智利、新西蘭三國簽署《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旨在加強三國間數字貿易合作并建立相關規范的數字貿易協定。我國作為數字經濟大國,也在相關領域加緊探索步伐,于2021年11月份申請加入DEPA,表明對于加快推動數據跨境合作的決心。
在此背景下,2023年4月24日,上海數交所國際專區應運而生,打開了探索數據跨境雙向流動的新篇章。
“上海數交所國際專區建設是積極響應國家戰略的部署,在推動數據要素合規高效利用和規范跨境流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平臺支撐和先行探索作用。”李登高表示,通過打造場內交易平臺,集中引入了金融、生物醫藥等多領域的國際數據產品,為國內市場主體提供了發現和獲取全球數據的合規渠道。同時,結合場內供需對接活動,有效促進了數據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和跨界融合創新。
如今,國際專區已初步發展成為全球數據要素流通重要樞紐。據上海數交所官網數據,截至目前,在國際專區掛牌的產品已有近200個,覆蓋專利、金融、生物醫藥、商業洞察等多個關鍵領域。與此同時,與MSCI、道瓊斯、尼爾森IQ等國際知名供應商的直接交流與業務對接,加速了優質國際數據資源的引入。
掛牌企業代表Uzabase China Limited董事長、總經理安齋朱晃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專區為公司提供了合規、高效的數據流通渠道,使其能夠向中國企業提供全球化的經濟信息服務。同時,通過國際專區,公司的數據服務能夠更便捷地觸達中國跨境投資金融機構、“出海”企業及咨詢公司。
展望未來,李登高透露,上海數交所正通過深化國際合作、創新業務模式、強化平臺功能以及常態化市場活動等,持續優化國際專區環境。未來我們將在現有的制度探索和商業模式探索的基礎上,擴大合作的國家和企業范圍。
聚焦制度創新
深耕跨境治理試驗
上海數交所國際專區不僅是數據跨境雙向流動的“前沿陣地”,更是破解數據跨境流通難題的創新“試驗田”。兩年來,依靠國際專區的平臺優勢與制度創新,上海數交所在跨境數據治理的深水區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上海經驗”。
一是建設跨境數據交易制度體系。上海數交所發布了全球首個數據交易所交易規則體系——上海數據交易所交易規則體系(2024),搭建了“辦法—規范—指引”三個層級的交易制度結構。在強化合規指引方面,上海數交所發布《上海數據交易所數據交易安全合規指引》及配套清單,明確了數據交易的合規操作路徑。
二是深化基礎設施布局。上海數交所搭建國內首個數據交易內生可信交付框架。以可信交付框架為基座,系統布局數據交易鏈、數據空間等新型基礎設施,實現與數據交易鏈的對接,為可信流通提供系統支撐。其發布的首個全數字交易系統,引入了AI大模型,提供合規評估工具使用、標準化合同和流程制定等一站式服務。
Stream Hatchet中國業務負責人丁安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海數交所國際專區通過建立完善的規則體系和合規指引,有效地促進了跨境數據的安全流通。這些制度創新大大降低了公司在合規性和數據安全方面的顧慮,增強了公司在華開展業務的信心。
“同時,國際專區所提供的標準化流程和平臺機制,不僅為數據交易提供了可靠支撐,也為我們構建了清晰可行的操作路徑。”丁安迪說。
三是創新引入“國際數據經紀商代理模式”。例如,上海數據發展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代理銷售Stream Hatchet、Speeda等海外數據。同時,還有新機構正在簽約新的海外供應商,彰顯該模式的可行性與拓展性。
“上海數交所國際專區在數據跨境流通機制上的制度探索,幫助我們解決傳統跨境數據傳輸的難點,實現‘在中國提供服務,但數據合規留在本地’的創新模式。”Appln China總經理Rich Bishop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政策驅動
加速數據跨境流動
上海數交所國際專區建設穩步推進,正是我國積極推動數據跨境流動實踐的一個縮影。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完善數據基礎制度,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促進和規范數據跨境流動”。3月24日,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上表示,國家數據局將推進數據領域高水平開放,為中外數字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各地紛紛響應,加速推進數據跨境流動布局。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出臺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改革措施,創新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通過簡化數據出境流程等舉措助力企業合規高效完成數據跨境流動。此外,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已建立起數據跨境流動基礎設施,為數據資源跨境共享開發提供安全可信環境。
在政策支持下,我國數據跨境流動將朝著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向加速邁進。長期來看,隨著各項制度的不斷落地顯效,將對我國數據產業的整體生態帶來深層次變革,顯著提升我國在全球數字經濟治理體系中的地位和話語權。
國家數據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交通大學信息管理理論與技術國際研究中心教授張向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數據跨境流動制度的完善,將深度重塑我國數據產業與全球數字經濟治理格局。在產業層面,制度創新驅動下數據企業發展空間拓展,產業集聚度提升;在全球治理方面,我國正從被動適應轉為主動引領,通過推動制度創新、輸出技術標準,提升國際經貿地位,增強規則制定話語權,推動全球治理向更公平包容方向發展。
不過,相關機制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在李登高看來,對企業而言,目前數據出境的程序還比較繁瑣,而且各自貿區負面清單中的場景和字段僅僅囊括了一部分企業。
因此,未來如何在保障數據安全前提下,提升數據跨境流動的效率和規模,成為市場各方需要攻克的關鍵課題。
張向宏表示,可通過強化標準引領,加強與國際標準組織合作并推動國家標準國際化、擴大標準應用范圍;堅持技術賦能,重點攻關數據安全流通技術;發展數據產業,構建數據跨境流通協同生態體系,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Uweb校長、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共同主席、香港區塊鏈協會榮譽主席于佳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數據跨境流動中,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數據分類標準。要精準識別數據本質屬性,從生成主體、使用場景等多維度考量數據風險,形成影響力與可控性結合的等級劃分體系。當前,我國已奠定數據出境合規基礎,但還需引入區塊鏈等技術治理工具,利用其可追溯、智能合約等特性強化分類標準落地與信任驗證;可將區塊鏈與隱私計算等新一代技術融合,構建多方協同的跨境數據分類管理框架,提升規則透明度與全球互信。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