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10月14日晚間,證監會、滬深交易所就修訂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增持規則公開征求意見,放寬優化上市公司回購條件,優化調整回購增持窗口期等,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實施便利性。
自征求意見發布以來,截至記者發稿的48小時內(2天內),上市公司積極反響,一批公司發布了回購、增持計劃,或積極實施回購、增持。據統計,截至10月16日記者發稿,滬市53家次公司發布回購、增持公告,其中,24家次發布回購類公告,29家次發布增持類公告。
多家上市公司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增持回購規則調整優化,為上市公司實施回購提供更大的彈性和自主權,有助于上市公司更好維護公司價值和投資者權益,提振市場信心,助力資本市場平穩、有效運作。
上市公司積極響應
民營企業最為踴躍
具體來看,上述近2天內24家次發布回購類公告的公司中,主板公司19家、科創板公司5家。從企業屬性來看,民營企業響應最為踴躍,24家公司中民營企業達20家,占比超八成。
具體來看,7家為新增回購方案,合計計劃回購金額上限為34.76億元。長城汽車擬回購上限達18億元;輕紡城擬回購金額下限4.1億元,達到了公司目前市值的7.28%。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新增回購的公司有半數回購的“常客”,如水星家紡此前已進行過1次回購,而如健康元本次回購已是其上市以來第5次回購。
另外17家為發布回購實施進展和結果,已回購金額13.33億元,不少公司在前期披露回購進展后短期內又進行了大額回購,如愛普股份、新鳳鳴、科達制造新增回購金額超1億元。
科達制造10月16日公告顯示,自9月16日以來至10月14日,公司已實施回購金額3.35億元??七_制造董秘李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希望用行動維護公司投資價值、堅定廣大投資者的信心,也將持續用優異的成績為投資者們帶來更好的回報。”
增持方面,有29家次公司發布增持類公告,共涉及41個增持主體。其中主板公司25家,科創板公司3家;同樣,民營企業的股東增持最為踴躍,28家公司中民營企業達21家,占比超七成。其中,6家發布增持計劃,計劃下限金額合計2.13億元;23家公告增持實施進展或結果,已增持金額9.91億元。
記者注意到,董監高為本次響應增持的“主力軍”,41個增持主體中,董監高有27個,占增持總人數的66%,展現了董監高群體對自家公司未來股價的信心與定力。
10月16日,金石資源披露董監高增持計劃。據悉,金石資源分別于2020年、2022年兩次進行回購,共計金額1.98億元;公司董事長王錦華也于2021年增持5700余萬元,公司回購加實控人增持金額總計逾2.55億元。
“目前看,公司歷次回購、增持都對投資者信心起到很好的提振作用,對公司股價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也塑造了公司在資本市場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信譽財富。”金石資源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歷次回購和增持方案發布時的市值分別是52億元、58億元、99億元,截至目前公司市值185億元,距最近一次回購方案發布日公司市值增長幅度已達86%。未來,公司還會積極利用好回購、增持等工具,適時向投資者傳遞公司管理層對公司價值以及對資本市場發展的信心。
此外,新增增持計劃中,“國家隊”表現亦搶眼。10月16日晚間,地方國企四川路橋公告控股股東蜀道集團在完成上一輪高達5.77億元的增持后,繼續發布4億元上限的增持計劃,彰顯出對企業發展的信心和支持。
實際上,自9月份以來,滬市公司紛紛披露回購增持計劃。截至記者發稿,共21家公司披露回購方案,回購方案合計金額上限近60億元,9家公司表示回購擬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12家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披露了增持計劃,合計擬增持超2億元。
上市公司回購增持
自主權和便利度逐步提升
近年來,回購增持規則逐步完善優化,上市公司回購增持的自主權和便利度一步步提升。
具體來看,圍繞《公司法》修訂,上市公司回購制度經歷了早期的法規缺乏階段、逐步規范階段、重大突破階段以及近年來的改革創新階段。
在資本市場成立初期,我國有關股份回購的規范極少,散見于法律、法規及規章中,且總體要求取得行政許可。1994年,《公司法》對股份回購作出最基本的法律規定,豐富了上市公司回購情形、方式,并予以規范,證監會于1997年發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除規定股份回購適用范圍和回購股份注銷外,還明確規定股份回購方式包括發出要約和公開交易方式,上市公司回購進入逐步規范階段。
2006年《公司法》修訂,回購制度進行調整,并取得重大突破。當年《公司法》明確四種情形下可以回購股份,其中包括“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市場人士表示,當時《公司法》修訂允許將回購股份用于獎勵公司員工,且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庫存股制度,為上市公司管理層推行股權激勵機制奠定了法律基礎,標志A股股份回購制度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從證券監管層面來看,2005年6月,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允許公司股份回購并注銷,并明確了回購條件、回購方式、回購價格和回購程序等具體事項,明確了事前申報、事中披露、事后處罰的監管機制,強化股份回購的信息披露,使股份回購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018年《公司法》修訂,對回購制度進行了專項修改,增加回購情形、完善決策程序、明確回購方式和庫存制度,回購制度進入改革創新階段。此后,證監會、財政部、國資委聯合發布《關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見》,拓寬回購資金來源、適當簡化實施程序、引導完善治理安排,尤其是明確了為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所必須的適用情形,及以此回購股份未來可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出售。
此后,滬深兩所按照證監會的統一部署和安排,于2019年1月11日發布了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實施細則,全面修訂完善了原回購業務指引,為上市公司開展回購提供明確的規范指引和實施操作細則,支持引導上市公司依法合規開展回購,維護好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
上市公司增持規則方面,經歷多次修訂,逐步構建起一套“簡明友好”增持規則體系。證監會2007年制定發布《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主要是對變動后的披露和申報提出要求,也有短線交易、董監高窗口期等防范內幕交易的必要限制。
交易所前期增持相關規定較為分散,同時,相較于上位規則,交易所規則除董監高外,對大股東的股票交易也設置了窗口期要求。今年年初,上交所全面優化完善“簡明友好”規則體系。一方面,將增持規則都整合至《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8號——股份變動管理》,避免規則冗余,給投資者以使用便利;另一方面,在維持持股變動申報、增持計劃披露等要求不變的基礎上,刪除了大股東窗口期要求,僅對董監高窗口期作出規定,與證監會規則保持一致。今年5月份,上交所進一步整合優化了增持相關的公告格式,進一步便利公司編制公告。
隨著增持回購規則的優化完善,近年來,滬市增持回購計劃顯著提升。據統計,今年前9個月,滬市共有144家上市公司新發布了擬進行股份回購的公告,擬回購金額上限合計逾300億元;共有234家上市公司實施了股份回購,回購金額接近600億元;129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重要股東披露了增持計劃,擬增持金額約100億元。
新規將激發回購增持熱情
助力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對于10月14日,證監會和滬深交易所對回購增持制度的進一步優化,上市公司、董監高、大股東等均表達了歡迎,以及對建制度保障市場平穩發展方面作用的肯定。
“回購新規的推出,將給予上市公司在回購方案實施上更大的彈性和自主權,特別是窗口期的優化,有助于上市公司基于市場情況,及時響應投資者需求,更好維護投資者權益。”威勝信息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此次回購政策的調整,為上市公司實施回購計劃提供更大的便利性,更好地維護上市公司價值和投資者權益,提振市場信心。”顧家家居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金石資源相關負責人表示,回購增持新規將有助于鼓勵更多上市公司和董監高加入到回購和增持的隊伍中來,可以更好向市場傳遞公司價值和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李躍進表示,不管是2018年修訂回購規則縮短決策程序、增加回購情形,還是本次修訂回購、增持制度以放寬回購股份限制、優化窗口期安排,可以看到,制度的持續優化在一步步為資本市場的平穩、有效運作提供助力,使得上市公司及關鍵人員在市場中能夠更好地發揮積極作用,給予投資者信心,有助于維護上市公司股價、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編輯 孫倩)
20:25 | 華業香料:第五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0:25 | 華業香料:第五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0:25 | 華夏銀行:第九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 |
20:25 | 華通線纜: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88萬... |
20:25 | 華潤雙鶴:子公司部分產品獲得藥品... |
20:25 | 華建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辭職 |
20:25 | 華光環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15... |
20:25 | 紅相股份:關于取得發明專利證書的... |
20:25 | 紅棉股份:公司本次股份回購期限已... |
20:25 | 弘宇股份: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0:25 | 航宇微:關于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報... |
20:25 | 航發控制:4月28日將召開2024年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