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監管機構開具了一系列罰單,劍指銀行機構在小微貸款業務上的“虛增”、“不實”以及劃分口徑上的亂象。
證券時報記者從銀行采訪獲悉,從“兩增兩控”到一系列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推出,商業銀行在小微信貸投放上,需要做到“價優量升”。在小微貸款考核指標壓力下,商業銀行基層信貸人員面臨不小的投放難度,于是通過拆分大、中型企業貸款,將其包裝成小微貸款的操作,并不少見。
小微貸款
數據“摻水分”
近幾年,商業銀行在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方面已使出渾身解數。不過銀行業機構也面臨存量博弈的現實,即越來越充裕的資金和有限目標客戶。
“好客戶不需要貸款,差客戶不敢貸款。”某國有大行普惠金融部門業務人士表示,在小微考核任務上,基層的壓力很大,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完成任務。
在大行發揮“頭雁”示范的作用下,普惠金融、小微貸款等數據增速亮眼。也有農商行高管抱怨,這幾年大行利用價格優勢從小行“搶”了很多小微客戶,小行的優質客戶被“掐尖”,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為完成小微企業“貸款量”和“客戶數”等指標的增速,亦有銀行業務人士透露,對較大企業的信貸進行包裝,拆分出小微信貸,成為一種常見的操作。
據了解,不少銀行為了完成普惠、小微貸款等方面的監管考核任務,與企業達成默契合作,要求其與銀行在月末、季末節點互相配合,比如月末提款,月初再“換掉”貸款,以實現數據上的達標。
可以發現,今年年初以來監管的罰單,披露了不少有關小微企業數據不實、虛增等方面的內容。經粗略統計,今年以來,銀保監系統披露了9條涉及小微信貸數據“作假”的罰單,接近2022年全年相同類型的罰單數量。
在執行普惠金融政策變形走樣方面,審計署相關報告亦有披露。國家審計署2022年6月發布的報告顯示,有4家大型銀行通過人為調節貸款企業類型等虛增普惠小微企業貸款87.18億元。對于該問題,去年底也有了整改結果。
如何擠掉“水分”?
過去兩年,監管部門對小微信貸的考核口徑進行了小部分修訂,小微口徑一再收緊。
目前,央行、銀保監會對銀行機構考核小微企業及貸款的有關標準,是在工信部《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的基礎上進行的劃型。
隨著經濟和企業的發展,中小微企業劃型已經出現了新的形勢,特別是存在一些大中型企業擠占中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空間等問題。
這一變化,工信部也已注意到。2021年4月,工信部就《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簡稱《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在關于《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修訂情況的說明中,工信部表示,此次修訂借鑒歐盟雙指標交集模式,即雙指標同時低于微型、小型、中型企業的閾值標準,才能劃入相應規模類型,強調“小企業要有小企業的樣子”。這樣可有效解決從業人員少、營業收入高或資產總額大的企業劃入中小企業的問題,更為客觀地反映中小企業的經營規模,并可降低從業人員統計口徑對企業規模變化的影響。
此外,為解決實踐中大型企業所屬子公司因符合中小企業劃型定量標準,擠占中小企業有限的政策資源或懸空大型企業法律責任義務問題,上述《意見稿》增加“定性”標準。例如,擬將大型企業所屬或直接控制企業排除在中小企業之外。
由于上述新規對企業的劃型標準更為嚴格,且需要稅收優惠、信貸政策、商業銀行小微貸款等相應的政策和參考標準同步進行調整,目前該新規還未有進一步消息出來。
20:25 | 華業香料:第五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0:25 | 華業香料:第五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0:25 | 華夏銀行:第九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 |
20:25 | 華通線纜: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88萬... |
20:25 | 華潤雙鶴:子公司部分產品獲得藥品... |
20:25 | 華建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辭職 |
20:25 | 華光環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15... |
20:25 | 紅相股份:關于取得發明專利證書的... |
20:25 | 紅棉股份:公司本次股份回購期限已... |
20:25 | 弘宇股份: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0:25 | 航宇微:關于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報... |
20:25 | 航發控制:4月28日將召開2024年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