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劉琪
信息共享開放是征信體系建設的核心和基礎,也是征信機構生存和發展的條件。近年來,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推進,我國信用信息共享開放力度加大,各類信息供給不斷增加,但是信用信息共享開放概念理解存在誤區、管理標準不統一、相關安全法律保障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逐漸暴露,限制了信息共享開放,影響了征信市場運作效率,也不利于征信機構的培育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南昌中支黨委書記、行長張智富認為,在當前互聯網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蓬勃發展以及信息主體維權意識不斷增強的背景下,規范共享開放信用信息,對促進信用信息自由流動,完善征信市場發展、保障市場主體信息安全意義重大。
因此,今年兩會,張智富對規范信用信息共享開放,促進征信市場健康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是,加快信用信息立法進程。張智富建議,國家層面盡快出臺信用信息共享開放和信息主體權益保護法律法規。第一是界定信用信息共享開放的內容、范圍和方式,針對不同性質的信用信息,明確共享開放的條件、對象、方式和安全保障措施,保障信用信息安全規范共享開放,促進征信市場健康發展。第二是界定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信用信息,并且明確對這些特殊信用信息的保護措施。第三是明確專業機構采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權利和義務,明確規定提供和傳播或使用信用信息行為的機構或個人的法律責任及處罰措施,明確規定執法主體的責任和權限。
二是,分級分類推動信用信息共享開放。張智富認為,首先要嚴格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探索從國家層面統一制定信息公開目錄,提升政府信息公開力度,使信息主體或市場化機構能夠全面、及時、準確和低成本的獲取相關信用信息。其次是推動政府相關部門和公共事業單位按照各類公共信用信息系統采集的數據敏感程度,將信息分為社會公開類、部門共享類和授權查詢類進行分級管理,向市場化征信機構分層分級合理開放,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再次是推動普通商業領域信用信息共享。支持普通商業領域信息公開,支持此類信息通過共享方式實現應用,推動市場主體開展信用交易,促進普通商業領域征信活動加快發展。
三是,強化監管和信息主體權益保護。一方面是推動征信機構獲取信息的多元化和低成本,從而形成專業細分的征信體系,扶持有實力的征信機構做大做強。指導征信機構整合利用各類信用信息,充分挖掘信息潛在價值,為社會提供多元化的信息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是不斷加強征信監管,全面監管市場上涉及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使用和服務的機構,督促其切實履行信息保密和保護義務,規范共享信用信息,防止信用信息泄露和濫用。
(編輯 張偉 孫倩)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