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張志偉
今年一季度,天工國際營收逆勢同比增長18%,在疫情影響下,這是份不錯的成績單。“一方面是因為公司的一些產品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司在疫情發生后及時制定應對之策,抓疫情但不放松復工復產。”近日,兩會召開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天工國際董事局主席、天工股份董事長朱小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
呼吁加大降息力度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企業無奈按下了“暫停鍵”或“緩行鍵”,部分企業面臨倒閉,少數企業經營舉步維艱。作為民營企業家代表,在疫情后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加快推進更多企業復工復產、助力企業渡過難關。朱小坤告訴記者。
作為一直在為民營制造業企業的發展鼓與呼的人大代表,朱小坤今年兩會攜五份議案上會。其中“直達”民營企業的有: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享受同等政策;下降銀行利息提升經濟增長活力;水電氣減稅必須降費。
為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減輕疫情給企業帶來的沖擊,李克強總理在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納,并允許企業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2月25日,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于貫徹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的通知》。
對于差異化的“救市”政策,朱小坤認為,“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基礎,尤其是大型企業對國家經濟建有決定性作用,特別是大型民營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壓力更大。為此,希望國家所出臺的有關政策能讓大型企業同等享受。”
盡管年后出臺了針對性降準政策,但降準后流入到實體經濟的貸款有多少、能否持續增長?這是朱小坤特別關心的。朱小坤認為,當前,我國復工復產進度加快,在日本、美國等國家放水救市的背景下,我國更應該加大對企業的降息力度,尤其是制造業,以幫助企業快速度過難關。
朱小坤“關于水電氣減稅必須降費的建議”則更是具有強針對性。朱小坤舉例稱,2018年增值稅率從17%降至16%后,電的含稅價格沒有隨之下調,扣除16%稅收后的無稅電費是100.86元,反而增加成本0.86元。
“由于電水氣是制造業重要甚至主要成本,如果電水氣的價格不隨增值稅率下降同步下調,下游制造業的成本將不降反升。建議有關部門出臺明確電水氣價格隨增值稅下降同比例下降的有關政策。”朱小坤對記者稱。
對有關“關停”不“一刀切”
朱小坤的議案,來自于企業具體經營的,不僅限于水電費的下降,還有關于支持高合金鋼使用中頻爐生產的建議。
鋼協〔2017〕23號《關于支持打擊“地條鋼”、界定工頻和中頻感應爐使用范圍的意見》有關要求,將高合金鋼使用中頻爐生產列入關停范圍。朱小坤認為,結合高合金鋼的生產特性,建議不“一刀切”。
朱小坤以江蘇天工集團有限公司為例告訴《證券日報》記者,2016年,中國首例歐盟“雙反”案,天工獲勝,成為中國特殊鋼行業的標志性事件,這背后是公司持續推進產品創新和轉型升級有關。2018年,高合金工模具鋼被列入國家新材料產業目錄,江蘇天工集團是國內國際知名的工模具鋼專業化生產企業,工模具鋼綜合實力世界排名第二,產品覆蓋高合金工模具鋼品種。早在2003年江蘇天工就與鋼鐵研究總院合作成立了高速鋼研究中心。
“使用中頻爐可有效節約合金資源、提高易氧化合金元素的回收率,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水、氣和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也符合鋼協〔2017〕23號《關于支持打擊“地條鋼”、界定工頻和中頻感應爐使用范圍的意見》有關要求,不屬于地條鋼和落后產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應支持相關企業生產。”朱小坤說。
在朱小坤看來,為應對來來的挑戰,中國企業必須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將主業做精做強,并同時提速全球化布局。
據悉,天工國際位于泰國的海外首個生產基地正在有序建設,預計將于今年9月建成投產。朱小坤介紹,作為全球合金新材料領軍企業,近年來,公司持續推進產品創新和轉型升級,并在已設立國際銷售分公司的基礎上,加快國際生產加工工廠的建設布局。今年公司將考慮啟動粉末冶金生產線二期建設,進一步滿足3D打印增材制造的更高需求。
“企業一季度取得不錯的業績,與企業堅持技術創新,大力推進研發工作的文化是分不開的。”朱小坤對記者稱。
(編輯 上官夢露)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