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吳曉璐
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原主席肖鋼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帶來了《關于完善信托制度、促進推行家族信托的提案》。肖鋼認為,由于我國信托配套制度不完善,家族信托的推行受到制約,建議將家族信托作為一項民企財富傳承的頂層設計予以推行,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家族信托制度,促進民營企業家財富平穩傳承。
民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未來10年到20年間,民營企業家將面臨大規模代際傳承的重大挑戰。民營企業家財富保護與傳承不僅涉及民企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更涉及經濟增長、就業擴大、民間投資以及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促進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要問題,迫切需要未雨綢繆,加強頂層設計。
肖鋼認為,家族信托是民企財富保護與傳承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在代際傳承時,民營企業家通過設立家族信托,將財富特別是企業股權信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為了受益人的利益進行持有和管理,可以有效隔離產權被動分割風險,規避家族爭產及子女揮霍,促進民企平穩傳承,防止傳承過程中民企財富嚴重縮水,最大程度增進民企財富的社會效用,因而家族信托在境外被廣泛采用,國內很多民營企業家也去境外設立了家族信托。
近年來,國內多家信托公司開展了家族信托服務,到2020年6月底,設立家族信托9049個,財產價值1863.52億元。
“但是,由于信托配套制度還不完善,目前家族信托資產主要為現金,而上市公司股票、非上市公司股權以及不動產很難成為信托財產,極大地限制了家族信托功能,制約了我國家族信托的推行,造成了民營企業家財富管理與傳承的困局。”肖鋼表示,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三個:
一是信托財產非交易性過戶制度缺失。我國《信托法》雖然將信托定義為委托人將財產“委托給”受托人的行為,但實質上與國際通行的信托制度一樣,委托人需要將信托財產的所有權以非交易方式轉移到受托人名下。由于《信托法》本身規定比較模糊,導致實踐中無法直接依據信托文件辦理信托財產的非交易過戶,嚴重制約了非資金家族信托的設立,削弱了民企利用家族信托實現股權財產傳承的核心功能。
二是信托財產登記制度缺失。根據《信托法》的規定,委托人以依法規定應辦理登記手續的財產設立信托時,應該辦理信托登記手續,確認財產的轉移,信托方能生效。但由于我國信托財產登記制度一直未能落地,信托公司只能通過合同法來持有信托財產,在過戶稅費及登記審批上遭遇諸多障礙,難以發揮信托財產在獨立性、破產隔離等方面的制度優勢,制約了家族信托的發展。
三是信托稅收制度缺失。由于現行法律法規沒有針對民事信托非交易性過戶這一特性進行規定,因此稅務機關普遍將信托財產的置入視為一次市場交易行為,由此產生的高額稅負使得除現金外其他資產設立家族信托步履維艱。
目前我國有3200萬家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對家族信托的需求十分強烈。為促進民營企業家財富的平穩傳承,降低傳承過程中民營企業家財富社會效用的耗損,肖鋼建議,將家族信托作為一項民企財富傳承的頂層設計予以推行。為此,需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信托制度:
一是盡快修訂《信托法》,完善信托的基本法律制度。建議在法律層面增加對受托人義務的規范,就受托人應盡的親自義務、忠實義務、審慎義務、有效管理義務、保密義務等作出規定,強化受托人治理。
二是建立與家族信托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議相關部委研究擬定信托財產非交易性過戶制度、信托登記實施制度、信托稅收制度,解決股權信托、不動產信托設立難、稅收過高的問題。
三是出臺《信托法》的司法解釋。建議由最高人民法院研究頒布《信托法》的司法解釋,解決家族信托具體法律適用的標準。
四是加強監管。家族信托是跨生命周期的產權安排和傳承計劃,必須保障信托財產的獨立性,以及受托人破產倒閉后的連續性,以消除民營企業家的后顧之憂。
(編輯 喬川川)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