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
以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為宗旨的能源戰略,必須要有更高層面的能源法來統領,建議將能源法列入立法計劃,并盡快頒布實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總經理馬永生:
建議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構建煤油氣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元化的能源保供體系,使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成為消費增量的主體。
□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
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新能源發展將更快,光伏和儲能結合可構建安全、靈活、可調的多元能源系統,成為能源互聯網的核心。
□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
在“3060”碳排放目標下,光伏將在我國未來能源格局中發揮更大價值。希望在培育光伏綠電市場化機制、創新“光伏+”模式等方面帶來一線的實踐思考和經驗總結。
◎記者邵好○編輯徐銳
今年全國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話題引發代表委員們熱議。多位代表委員認為,“3060”碳排放目標的提出,為中國能源產業發展指明方向,更為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指引。進一步來看,“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各行業關注的重點,不僅是光伏、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產業,石化等傳統能源產業以及建材、制造、航空等行業內企業也在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早日達成而積極行動。
呼喚頂層設計
“‘3060’碳排放目標的提出,為我國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也對我國碳交易市場的完善升級提出了新要求。”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表示。
“這是一個宏偉的計劃,目標清晰,必將加快推動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同時,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高,對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儲能和氫能產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曹仁賢看來,壯大清潔能源產業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目標和任務,新能源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今年全國兩會,曹仁賢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快制定完善并頒布實施能源法的建議》。他認為,以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為宗旨的能源戰略,必須要有更高層面的能源法來統領,建議將能源法列入立法計劃,并盡快頒布實施。
加強頂層設計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全國人大代表、申能集團董事長黃迪南的認同。他表示,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國家層面要制定碳排放總體規劃,進一步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進一步明確碳排放指標的計算口徑和操作辦法,明確在產業鏈的哪一段進行計算。對于氫能源、儲能技術、生物質能等前沿技術出臺扶持政策,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的需求。
全國人大代表、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也建議從國家層面統一考慮作出部署,建立發達地區、欠發達地區相互援助機制,明確禁止碳排放指標私自交易。同時要進一步探索氫能源、煤炭清潔利用等綠色能源利用形式。大力推動換電站建設,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問題,降低充電成本和安全隱患。
激發萬億市場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根據此前提出的目標,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基于上述背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總經理馬永生建議,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構建煤油氣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元化的能源保供體系,使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成為消費增量的主體。“中國石化與國家幾個頂級智庫簽訂合作意向書,啟動碳排放達峰和碳中和戰略路徑研究,加快發展以氫能、地熱等潔凈能源為核心的新能源業務。”馬永生表示,“中國石化將踐行綠色發展打造核心競爭力,堅定不移向凈零目標邁進。”
“從節能環保產業來看,‘3060’碳排放目標將有力傳導至每個具體領域,倒逼全社會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掀起一場綠色革命。”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鑫說。
在宋鑫看來,“十四五”期間傳統清潔能源領域將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期,在新興清潔能源領域中,生物質能、地熱能等能源利用技術也將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氫能、儲能等能源技術逐步成熟。傳統節能服務領域將進入模式轉型期,新興節能服務領域正在加速向數字化、電氣化和清潔化方向轉型,綜合能源將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擁有萬億級市場潛力。在生態環保領域,綜合環境服務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加大,專業化、數字化、智慧化水平不斷提升,環保產業多個細分領域將形成千億、萬億級市場空間。
能源產業謀變
“碳中和加速了產業發展,或許用不了5年,全球鋰電產業就會進入TWh(億千瓦時)時代。”對于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新能源發展將更快,光伏和儲能結合可構建安全、靈活、可調的多元能源系統,成為能源互聯網的核心。
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認為,“3060”碳排放目標實現的過程中,將通過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提高能效管理,推進碳市場建設,帶來一系列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在能源供給更加清潔、能源消費更趨綠色、資源配置更靠市場、對外合作更加開放四個方面帶來積極變化,對有關應對氣候變化的認知水平、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基礎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
“以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將成為我國實現能源結構優化的主力軍,光伏已超過風電,成為我國第三大電源。在‘3060’碳排放目標下,光伏將在我國未來能源格局中發揮更大價值。我們希望在培育光伏綠電市場化機制、創新‘光伏+’模式等方面帶來一線的實踐思考和經驗總結。”南存輝說。
面對“3060”碳排放目標,在新能源領域企業“摩拳擦掌”的同時,傳統能源領域的企業也在求變謀新。全國人大代表、寶泰隆董事長焦云表示,當前二氧化碳的捕捉、回收、利用剛剛興起,投資金額較大且存在一定風險,多數企業皆在籌劃之中。為進一步促進局部地區加快實現碳中和,國家應扶持此類回收并利用二氧化碳的企業,給予政策支持,促進“煤化工”行業實現碳中和。目前,寶泰隆正在推進“碳氫共軌大循環戰略”,利用專利技術帶動局部地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進一步向綠色、高效、可循環煤基清潔能源升級。
各方齊心協力
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路徑。面對“3060”碳排放目標,不僅能源產業謀變革,制造、建材等其他行業也從自身做起,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全國人大代表、三棵樹董事長洪杰表示,碳達峰、碳中和將成為我國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攻目標。資料顯示,城市建筑面積占城市陸地面積的1/5,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運營維護會產生二氧化碳的高排放量,具有顯著固碳和釋氧效果的種植屋面(也稱屋頂綠化)可作為城市建筑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
“能源的消耗,建筑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一,通過幕墻產品的升級來減低建筑能耗,將對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產生巨大的助力。這其中也蘊含著大量的機會。”日前,全國人大代表、方大集團董事長熊建明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建筑物實現碳中和,需要政府統籌推動,例如為建筑確定具體的、量化的碳排放指標等。相信政府和企業一起努力若干年后,建筑耗能一定會下降。
“作為全球領先的再生纖維素長絲生產企業,我們積極與全球產業鏈伙伴共同為應對氣候變化挑戰而行動。”全國人大代表、新鄉化纖董事長邵長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將努力在2028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在2055年實現碳中和。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