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肖偉
“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隨著常見慢性病年輕化,中老年基礎病、三高人群患病率越來越高,國家醫保負擔越來越重,如何預防疾病發生、讓中老年人不生病、少生病才是根本。中醫中藥的核心是‘上工治未病’,只有多管齊下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治慢性病、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實現‘關口前移’,減輕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醫藥負擔問題,實現全民健康的最終目標。”全國人大代表、啟迪藥業董事長焦祺森表示。
據記者了解,今年全國兩會,焦祺森帶來了《關于促進中醫藥治未病與慢病管理的建議》《關于大力發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建議》《關于鼓勵支持中成藥名優品種開展臨床價值研究和臨床綜合評價的建議》《關于加強中醫藥保密技術工作的建議》。
在長期經營過程中,焦祺森認定大健康市場有廣闊藍海,亟待中藥產業發揮積極作用。他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健康服務業產值僅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左右,而發達國家的健康服務業產值占GDP的10%以上,我國大健康服務業的發展潛力巨大。但是我國中藥產業參與大健康市場的深度和廣度還有待快速提升,中藥文化中的寶貴資源有待深入挖掘,而有志于投身大健康產業的人才更需具備復合型能力,這些方面的工作需要我們多管齊下,從政策和產業兩大層面積極推動中藥產業發展,為大健康事業多作貢獻。”
在政策層面,焦祺森認為發力點在于“關口前移”。他建議,篩選出一批有確切療效的能預防疾病、調養人體臟腑、延緩衰老的中藥飲片、中成藥大單品,納入治未病體系;國家在制定治未病醫保政策時,以預防保健為主,實現“關口前移”,緩解中老年人就醫壓力。
在產業層面,焦祺森認為發力點在于“多方融合”。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產學研平臺要相互融合,中醫醫院與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加強協作、共享資源,推動共建國家級及省級中藥工程聯合研究中心、中醫藥產業鏈協同創新平臺,強化中醫藥基礎研究與關鍵技術攻堅;二是產業和產業之間也要實現融合,中醫藥產業、大健康產業和文旅產業要主動找到對接點,實現融合發展、相互促進;三是古今中醫中藥智慧資源要相互融合,以取長補短實現互通有無,企業研發要以培育“國寶”級產品為目標,企業生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相關成果應得到國家保密機制的呵護。
全國人大代表、啟迪藥業董事長焦祺森(供圖:啟迪藥業)
(編輯 喬川川)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11:12 | 九豐能源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8.9... |
11:12 | 多元化布局推動業務持續發展 偉明... |
11:12 | 第五屆消博會落幕 規模創歷屆新高 |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