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吳曉璐
2025年全國兩會步入尾聲。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法制委員會委員、證監會處罰委辦公室一級巡視員羅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案件往往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涉眾性,希望在北京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試點金融刑事、行政、民事案件“三合一”審判改革,實現金融案件一體辦理,“一站式”處理各類金融糾紛。另外,近年來,各方對加快出臺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釋已基本達成共識,建議加快出臺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釋。
此外,羅衛表示,規范有序的市場生態是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保障。下一步,證監會將一以貫之依法從嚴打擊證券期貨違法行為,堅持做到“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效”。
試點金融審判“三合一”正當其時
羅衛表示,在執法實踐中,當前基于立體追責理念,對源自同一基礎事實的違法行為同時追究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的情況,日益普遍。與此同時,金融案件往往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涉眾性,對法院審理此類案件提出了更高要求。為進一步發揮協同效應,深化金融協同治理,提高司法資源利用效率,建議在北京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試點金融刑事、行政、民事案件“三合一”審判改革,以實現金融案件一體辦理,“一站式”處理各類金融糾紛。
2022年7月1日,深圳金融法庭率先探索并實踐證券期貨糾紛案件“三合一”改革。羅衛表示,目前,在北京、上海試點金融審判“三合一”正當其時。
一是有利于落實兩辦《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推進國家金融戰略,營造良好金融法治環境,促進經濟和金融健康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二是有利于法院系統內部形成合力,提高金融案件的審判效率,統一金融案件司法審判標準,提升司法權威。
三是有利于金融市場投資者獲得便捷、優質、高效的金融訴訟服務,實現對金融侵權行為受損投資者的全方位救濟。
四是有利于強化審判隊伍建設,促進形成“金融專”“審判強”審判隊伍,提升金融案件審判隊伍的專業素質。
近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提出,“推動出臺背信罪(即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釋”。
據羅衛介紹,最近幾年,各方對加快出臺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釋已基本達成共識,證監會和公安部、最高檢、最高法等單位也就推動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釋出臺開展了系列工作。目前,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釋相關研究已經較為成熟,建議最高法、最高檢盡快推動制定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釋。
監管執法
強調“以投資者為本”理念
我國股票市場上,中小投資者占比高達96%。羅衛表示,證券監管執法需要更加強調“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堅持從嚴執法形成有力震懾;堅持為民執法增強市場信心;堅持精準執法穩定市場預期;堅持協同執法加強立體追責。
談及如何進一步加強監管能力建設,羅衛認為,需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完善監管執法體制機制。要理順和優化日常監管、線索發現、行政處罰、執行、刑事移送各環節的銜接機制,提升執法的協同性。
二是要增強執法制度供給。既要持續加強處罰認定的標準建設,又要同立法機關、司法機關一道,積極推動證券違法領域民事賠償、刑事追究司法解釋等規范性文件出臺,要下大力氣做實做細執法制度的“顆粒度”,確保出臺的規則好用、能用、管用。
三是要加強執法隊伍能力建設。打造一支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高素質執法隊伍。
四是要增強調查研究能力。通過調查研究,從投資者訴求中找準真問題,把癥結找準、把根源挖深,并最終提出科學、實用、可操作的對策、措施。
近年來,在日常監管執法工作中,羅衛發現,特定情形下,個別投資者對證監會的監管執法會存在一些誤解,認為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行為會影響市場活力。
“上述觀點有失偏頗。”羅衛認為,一個成熟、發達的資本市場應當活力與秩序兼備。“嚴監嚴管的目的是強本強基”,唯有寓監管于活力之中,建秩序于活力之上,資本市場方能在動態平衡中行穩致遠,為“長錢長投”創造有利的制度環境。
羅衛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一以貫之依法從嚴打擊證券期貨違法行為,堅持做到“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效”。
21:18 | 友訊達: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股... |
21:18 | 溢多利:截至2025年4月10日股東總... |
21:18 | 意華股份:公司暫未與小米汽車開展... |
21:18 | 易成新能: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 |
21:18 | 依依股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00... |
21:18 | 雪峰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雪峰科技:第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監事會第十二次會...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監事會第十九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 |
21:17 | 維遠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五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