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注意到本周是知識產權周。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知識產權和普通人的生活相隔甚遠。王活濤這一周分外忙碌,被邀請到各處演講授課。
知識產權就是王活濤的日常,他上學所學的專業就是知識產權,畢業后一直就從事知識產權。從富士康到華為,再到騰訊,他在知識產權領域做得越來越順手,終于將知識當做資本,創立了專業運營公司。
橫穿三大公司
富士康、華為和騰訊都是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三個公司貫穿了王活濤的主要從業履歷。
在華中科技大學上學時,王活濤修了兩個學位,第一學位是機械專業,因怕將來找工作不容易,想再修一門專業。一開始學計算機,并考過了初級程序員。后來他無意中去聽知識產權的課,覺得法律學起來很輕松,同時覺得知識產權未來應該挺有意思,就堅定地入了這一行。
王活濤1999年畢業,似乎當時只有華為、中興、富士康才有專職的知識產權團隊,而且團隊都不大,工作異常難找。經過多輪面試,王活濤有幸進了富士康。在知識產權領域,富士康算有比較好的基礎,主要是臺灣地區的知識產權管理經驗。富士康的知識產權團隊建于1998年,第一批專利工程師主要是是學工科生,臺灣地區來的領導聽說湖南大學是千年學府,就在湖南大學招了一些工科生來培養。
進入富士康后,正好有一件影響深遠的電子商務專利出來了,即亞馬遜著名的One-click專利。因是知識產權專利科班畢業,王活濤被調去研究這件電子商務專利。王活濤花了兩三個月時間研究,慢慢地把這個領域專利吃透。后來他在騰訊很快打開局面,跟在這個階段打下的基礎很有關系。
王活濤從富士康出來后在進入華為之前,去了當時一家著名的系統集成、為深交所開發證券交易系統的公司——黎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黎明網絡培養了很多技術大牛,騰訊的很多資深技術專家都來自于這件公司,包括CTO張志東先生,可惜這家公司后來戰略失誤。2001年王活濤跳槽去了華為。2000年任正非寫下著名的《華為的冬天》,充滿危機意識,互聯網泡沫正在破滅,華為也在為過冬做準備。2001年,華為停止社招,當年通過特殊審批社招只有10人,其中就有王活濤。
如今,華為在知識產權領域是全國翹楚,在全世界也可圈可點。華為善于在戰斗中成長,王活濤到華為沒多久,就和知識產權團隊一起迎來一場惡戰。2002年,華為宣布正式進軍美國市場,價格低于競爭對手20%~30%。2003年1月24日,思科宣布起訴華為,指控包括非法抄襲、盜用包括源代碼在內的IOS軟件等等。
華為內部將這一訴訟放在決定生死存亡的位置上,從各個部門抽調主力,成立了一個20多人的特別項目組,項目組就有王活濤。王活濤當時資歷尚淺,做的工作卻很關鍵,除配合訴訟相關工作外,還積極尋找可以反制思科的專利。2004年7月28日,思科撤訴,王活濤做了很關鍵的貢獻。
騰訊2004年6月份上市,王活濤2003年10月加入騰訊,按計算,其工號在500左右。
專利創新
王活濤作為騰訊知識產權管理創始人,在專利申請和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創新。
當時很多人認為軟件不能申請專利,包括大部分的專利代理人,不知道互聯網、軟件和游戲怎么申請專利,王活濤就琢磨出一套專利申請的撰寫技巧。王活濤的這一套方法,后來影響了整個行業,整體上提升了行業標準。
如游戲要申請專利,一部分是基礎數據處理、游戲數據傳輸存儲。比如為防止斷電斷網,用戶數據、游戲狀態的備份與儲存,就要在技術上有所選擇。比如與收費和盈利模式相關的,就可以融合商業模式來申請專利。又比如圖像技術,包括游戲人物和皮膚,和玩家相關的模式流程技術,游戲的商業模式,游戲玩家怎么升級,也可以申請專利。游戲如何跟第三方應用連接、跟微信好友分享戰績、邀請微信好友玩游戲,這些也可以申請專利。這得益于王活濤在富士康時的研究成果,電子商務專利跟商務模式相關,軟件應用也有商務應用。
從一項產品的研發之初,王活濤認為專利部門就應該介入其中,對專利檢索畫出專利地圖,研發團隊從這個地圖上可以清楚地了解最新技術,分析出哪些技術點值得研發和獲取保護,這些信息將指導團隊確定研發方向。另外還應該比較早地建立起完善的創新機制和專利管理流程,將專利申請納入電子化管理,要有專利申請項目跟蹤系統,以利于以專利質量為考核標準。
知識產權的未來
王活濤看到,中國專利數量如此之多,卻缺乏專業運營團隊。
在美國,專利運營支撐著上萬家公司的運轉,上市公司都有數十家。伴隨著一股創業大潮,2015年,王活濤走出騰訊,創辦深圳峰創智誠科技有限公司,決定用互聯網+的方式,開啟知識產權運營的大門。除知識產權運營外,還包括一套知識產權管家服務體系,提供知識產權人所需要的日常服務,囊括知識產權的方方面面。
以往有些公司盡管被侵權,即使在曠日持久的官司后獲勝,獲得的賠償也不夠律師費,打擊了維權積極性。現在情況正在改善,很多地方組建知識產權法庭,訴訟數量和金額都在不斷攀升。王活濤感嘆行業發展正處于混沌整合期,很多資本和非行業人士都看好知識產權行業,也都涌進這個賽道,但遺憾的是,部分人只是為了做概念以求商業變現,而不關注知識產權的本質是什么,“我跟很多人交流的時候,都希望這個行業能回到本質中來,希望市場得到凈化。”
還有一些機構將申請專利理解為文檔編輯,將本來很專業的工作搞成了剪接粘貼,正常一件專利申請成本價為6000~7000元,文檔編輯者收1000~2000元就可以賺錢,但專業公司不可能做到這么低成本。另一面,部分企業一味追求低價格,用招投標方式選擇報價最低者中標,這就只能犧牲專利質量,不可避免會生產一堆低價值專利。好消息是行業正在回歸本質。
知識產權這條路在中國很難走,王活濤學知識產權的時候,當時高校出現第一批知識產權專業試點,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上海大學,這些學子最后從事知識產權的所剩無幾。王活濤同班同學大多轉行,只剩3人還在堅持。當然,現在有更多的高校在培養更多的知識產權學子。
王活濤不僅堅持下來,還一直活躍在行業最前沿,以專業知識服務更多個人、企業和機構。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