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將至,個稅迎來一波好消息,2020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開始確認,另外,又快到了發年終獎的時候,大家關心的問題是,我的年終獎要交多少稅?
個稅改革減稅面廣
首先需要提醒的是,2020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開始確認,需要進行確認或重新采集,以免影響明年的收入。若要在2020年1月份工資中享受稅前扣除,需要在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信息填報。
近日,個人所得稅手機APP提醒廣大納稅人,盡快關注2019年已填報過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是否發生變化,例如子女達到入托、入學年齡,父母達到贍養年齡或者去世等情況,就需要及時調整、修正。
為簡化操作流程、切實減輕辦稅負擔,稅務機關已預填好相關信息,只需通過手機APP、網頁等渠道查看并修正相關信息即可。如無變化,為減輕廣大納稅人負擔,稅務機關進一步簡化操作流程,已填報的扣除信息將自動視同有效并延長至2020年。
自2018年10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上調至5000元/月(6萬/年)。2019年1月1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正式實施,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可依法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等6大專項附加扣除。
本輪個稅改革減稅面廣,工薪階層納稅人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了減稅。
據財政部部長劉昆此前介紹,今年1月至6月,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共減稅302億元,5190.5萬納稅人享受該項政策。提高個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實施專項附加扣除,累計有1.15億納稅人無需再繳納工薪所得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10月份公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個人所得稅改革新增減稅4426億元,人均累計個稅減稅1764元,惠及2.5億納稅人。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10月23日召開的第49屆亞洲稅收管理與研究組織(SGATAR)年會上表示,個稅改革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體,促進了收入分配公平。月均收入4萬元以上的納稅人新增減稅幅度在12.5%以下,月均收入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新增減稅幅度超過67.47%,月收入1萬元以下的納稅人,享受贍養老人、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后,基本無需繳納個稅。
年終獎計稅方式
再過一段時間就是春節了,又到了發年終獎的時候,大家關心的問題是,年終獎要交多少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去年底發布的《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政策延長了3年,其間的年終獎可單獨計稅,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所得計稅。
對納稅人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以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獎金全額除以12個月的數額,按照綜合所得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以避免部分納稅人因全年一次性獎金并入綜合所得后提高適用稅率。當然,納稅人也可選擇把全年一次性獎金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例如,某企業員工小趙和小李,月工資都是5000元,不計算三險一金,每人每月合起來都有4000元專項附加扣除。
假設2020年1月單位將發放一次性年終獎2萬元。公司按照全年一次性獎金有關政策全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小趙選擇的是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而是單獨計稅,小趙需要交納個稅600元。
而小李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小李則不需要繳納個稅。
當然,收入和年終獎收入較高,單獨計稅更劃算。
如果2019年1月單位發放一次性年終獎10萬元。小趙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的話,小趙需要交納個稅9790元。
小李選擇的是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小李需要交納個稅11190元。也就是,如果并入計稅,小李比小趙要多交1400元的稅。
稅務總局指出,對部分中低收入者而言,如將全年一次性獎金并入當年工資薪金所得,扣除基本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等后,可能根本無需繳稅或者繳納很少稅款。在此情況下,如果將全年一次性獎金采取單獨計稅方式,反而會產生應納稅款或者增加稅負。同時,如單獨適用全年一次性獎金政策,可能在稅率換檔時出現稅負突然增加的“臨界點”現象。
因此,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可以自行選擇計稅方式,自行判斷是否將全年一次性獎金并入綜合所得計稅,以便于享受減稅紅利。
個稅再發紅包
11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提出,暫定兩年內對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或年度補稅金額較低的納稅人,免除匯算清繳義務。下一步要合理有序建立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制度,使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更好落實并不斷完善,實現稅制可持續。
普華永道個人所得稅服務合伙人張志剛表示,對于達到免除匯算清繳義務條件的納稅人,這意味著節省處理匯算清繳的時間,降低合規成本,可以實實在在地為納稅人減負。
張志剛建議,隨著個稅改革的不斷深化,可以逐步建立動態化的扣除機制,定期對包含專項附加扣除在內的扣除項目進行梳理,對于扣除項目、范圍、額度等進行及時調整。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表示,此舉將減輕或緩解納稅人的個稅壓力,讓個稅由原來的靜態征繳變為動態征繳,實現個稅繳納抵扣可連續,有利于促進個稅負擔合理和征繳公平,讓一些個稅不能完全實現抵扣的中低收入群體從個稅征繳中獲益。
會議決定,為促進海運業發展,適應國內對海產品較快增長的需求,借鑒國際做法,從今年1月1日起到2023年底,對一年在船航行超過183天的遠洋船員,其工資薪金收入減按50%計入個稅應納稅所得額。
另外,股民也收到好消息。12月4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發布通知,對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和通過基金互認買賣中國香港基金份額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自2019年12月5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繼續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此次三部門聯合發文,是對此前政策的延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對內地個人買賣港股差價繼續免征個稅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保證內地市場和滬深港通市場的平衡,二是通過優惠政策繼續鼓勵內地個人投資港股。
盤和林認為,對差價所得征稅其實就是對資本利得征稅,但我國并不征收資本利得稅,因此如果對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投資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轉讓差價所得征稅,就會抑制投資者積極性,對市場資金的流向產生扭曲,而免稅能夠鼓勵投資者入場。
19:21 |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瑞爾特:將持續推進搭建完善的銷售... |
19:21 |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4月20日股東... |
19:21 | 華綠生物: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原... |
19:21 | 西部牧業: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數為2... |
19:21 | 博匯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遠望谷: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戶數為6... |
19:21 | 眾捷汽車:目前公司暫未有人形機器... |
19:21 |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有6款產品處于... |
19:21 | 回盛生物: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 |
19:21 | 眾捷汽車:產品已進入奔馳等20多個... |
19:21 | 金現代: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