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隨著7月份行情的結束,基金迎來了三季度的第一個月考,有人歡喜有人憂,還有人躲在角落里一臉的忐忑。而這些忐忑不安的基金經理,正是持有停牌股,且股價走勢前途未卜。更讓人焦灼的是,因股票“重大事項”或參與定向增發流通受限,基金持單只股票市值已經超限了。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及中證信息統計顯示,二季度,共有61起基金持有A股市場單只股票市值超過基金資產凈值10%的情況,其中20起主動持股超限,41起因股票流通受限導致持股超限;涉及28家基金管理公司、53只基金、46只股票,涉及的股票不乏樂視網、信威集團、爾康制藥等熱門股。而海蘭信因“重大事項”停牌半年之久,導致中融產業升級混合、諾安成長混合、諾安新經濟股票、上投摩根策略精選混合、上投摩根民生需求股票等5只基金持該股超限。《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財產進行證券投資,一只基金持有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其市值不得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百分之十”。第三十五條規定,“因證券市場波動、基金規模變動等因素致使基金投資不符合第三十二條規定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在10個交易日內調整,但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特殊情形除外”。
53只持股超限基金中,華泰柏瑞惠利靈活配置混合(現任基金經理楊景涵、田漢卿、盛豪)持有3只股票超限,成為持股超限涉及股票數量最多的基金。來自基金報送的XBRL二季報數據,華泰柏瑞惠利靈活配置混合的頭號重倉股是北特科技,持股市值為8894.20萬元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為13.64%;持有英飛拓市值為6997.05萬元,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為10.71%,為其第二大重倉股;持有湖南黃金市值為6715.79萬元,基金資產凈值比例為10.28%,為其第三大重倉股。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翻閱該基金二季報,在“報告期末前十名股票中存在流通受限情況的說明”中顯示,英飛拓、湖南黃金兩只股票的流通受限情況是“非公開發行”。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在二季度由于出現33.0億份的凈贖回,基金總份額縮水82.77%,與此同時基金凈資產下降83.42%。
“一方面參與股票定增增加持股量,另一方面基金資產凈值大瘦身,這是華泰柏瑞惠利靈活配置混合持股超限的直接原因。”北京一基金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證信息提供的數據還顯示,諾安新經濟股票(現任基金經理史高飛)、諾安成長混合(現任基金經理劉紅輝、史高飛)、國投瑞銀醫療保健混合(現任基金經理張佳榮)、中郵核心競爭力靈活配置混合(現任基金經理任澤松、許忠海)、泰達宏利增利混合(現任基金經理張勛、龐寶臣)、金鷹技術領先靈活配置混合(現任基金經理王喆、吳德瑄)各有2只股票超限,其他46只基金各有1只股票超限。
其中,諾安基金旗下因2只基金各有2只股票超限而備受關注。
諾安新經濟股票和諾安成長混合的頭號重倉股均為海蘭信,持股市值占基金凈值比分別為11.47%、11.85%;2只基金的第二大重倉股均為唐人神,持股市值占基金凈值比分別為10.64%、10.49%。諾安新經濟股票二季報披露,前十大重倉股有4只因“重大事項”存在流通受限情況,除海蘭信、唐人神外,還有中鼎股份(持倉占比為8.10%)、天廣中茂(持倉占比為5.35%);諾安成長混合二季報披露,前十大重倉股股有3只因“重大事項”存在流通受限情況,除海蘭信、唐人神外,還有天廣中茂(持倉占比為5.38%)。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發現,諾安新經濟股票和諾安成長混合曾多季度出現超限持股情況。其中,諾安新經濟股票2015年二季度持有天喻信息市值占凈值比為10.58%,2016年三季度持有冠昊生物市值占凈值比為10.63%,2016年四季度持有海蘭信、中鼎股份市值占凈值比分別為10.25%、10.05%,2017年一季度持有海蘭信市值占凈值比更是高達11.09%;諾安成長混合2015年四季度持倉冠昊生物市值占凈值比為11.54%,2016年一季度持有冠昊生物、華訊方舟市值占凈值比分別為10.49%、10.39%,2016年三季度持有冠昊生物市值占凈值比為10.17%,2016年四季度持有海蘭信市值占凈值比為10.26%,2017年一季度持有海蘭信市值占凈值比為11.38%。
值得注意的是,諾安新經濟股票成立于2015年1月26日,史高飛在其成立伊始便任基金經理;諾安成長混合成立于2009年3月10日,2015年4月4日增聘史高飛為基金經理。從2只基金超限持股的時間上看,恰好與史高飛任職基金經理吻合。
據中證信息提供的“持股公允價值超過基金資產凈值10%的基金”表單,61起超限持股案例中,有25起涉及股票的“重大事項”停牌,有4起屬于股票資產重組停牌,還有11起為非公開發行認購,其余21起在基金二季報中未作說明。
“監管層制定持股紅線,一方面是為了讓基金分散投資,防范投資風險,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基金大量持股操縱市場。”上述基金分析師進一步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集中持股,如果不小心踩中樂視網等‘地雷’,后果很嚴重,基金經理在投資中還應注重風險控制和合規運作。”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