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生態正在發生嬗變。此前備受資金追捧的重組、殼股等概念股在市場風格變化之下,已難以再現曾經的“輝煌”。曾經被部分私募和投資者視為賺錢“快車道”的概念炒作,在2017年以來的市場環境下不斷受挫,老套路的投資方式已不再靈驗。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A股生態已不同于以往,概念式題材炒作難以為繼,而有業績支撐的個股則獲得資金和市場的青睞。
老“玩法”受挫
“我錯誤地預估了現在的市場風格,認為在經歷了這么長時間的小票殺跌之后,應該會有一波行情。在一只概念股宣布停牌重組時,我異常興奮,沒想到最后反而被套。”華南一位私募人士李明(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他在2017年下半年時曾重倉一只重組概念股,該股在當年10月宣布停牌進行重組,此后便期待資金爭相買入后實現數個漲停,但事與愿違,該股雖然成功重組并于近期復牌,但復牌當天卻遭遇股價閃崩。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李明在操作過程中仍在繼續犯錯,即使是復牌第一天遇到股價閃崩,他仍判斷這可能是市場錯殺,因此不但不減倉,反而在當天繼續加大倉位進行買入,沒想到第二天再次遭遇跌停,隨后該股股價一路下行,而李明也損失慘重。
另一位被“深度套牢”的投資者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他此前十分看好一只殼股的重組預期,在該股成功重組之后,股價經歷了一段高潮后進入了低谷期,而他認為入主方在后續應該會進行資產注入等多項資本運作,因此該股后續股價有較高的漲幅預期,在仔細考慮之后就大舉殺入。但令他沒想到的是,該股的資本運作遲遲無消息,而股價卻一路下跌,最終也只能被“深套”。
據了解,重組概念一直被視為資本市場上的“雙刃劍”,一些公司因重組消息發布后股價一飛沖天,但是重組成功的固然獲利頗豐,部分重組失敗的公司股價卻急轉直下,令投資者損失慘重。重組概念股存在風險人人皆知,但是由于并購重組概念帶來股價的飆升,收益很可能數以十倍計,所以眾多投資者趨之若鶩。而押寶所謂重組股,目前面臨的最新挑戰則是資金并不接招,即使重組成功,股價上漲的幅度依然有限。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未來5到10年市場將告別過去炒題材、炒垃圾股的“玩法”,大中型機構的配置將從題材成長轉換為價值型成長。“從2017年到現在的市場表現來看,以前的題材、概念已經越來越沒有市場。我們的投資組合中更多地配置了茅臺等優質企業。現在一些私募機構的風格也正在轉變,價值型私募正在增加。”
小票流動性危機
2017年,市場風格急速切換之下,藍籌白馬股大行其道,而小票的生存狀態堪憂。進入2018年以來,資金在各個板塊輪動期間,資金加速“二八分化”,這讓成交額極低的“僵尸股”不斷現身,小票陷入流動性危機。
而所謂資金不接招也正源于此,在缺乏流動性的情況下,投資者想要獲得股價增幅的難度極大。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1月23日,在去除掉2018年剛上市的新股后,2018年以來日均成交額低于1000萬元的個股達到67只,這些個股的普遍特征是鮮有過百億市值。
在上述67只個股中,僅有14只個股的股價在2018年以來的漲幅為正,絕大多數個股均處于下跌之中,下跌的個股占比達79.1%。其中,日均成交額最小的ST保千里,2018年以來的日均成交額僅在100萬元左右,股價跌幅更是達到55.92%;在日均成交額最小的10只個股中,更有5只個股是ST股。
中信證券指出,如果大票強主要是基本面趨勢的因素,那么小票弱則有其自身的“遺留問題”。A股低成交的“僵尸股”數量明顯上升,期間A股整體成交量并沒有顯著降低,投資者津津樂道于港股A股化,卻往往忽視了A股港股化。總之,只要“殼價值”下降、定增減持、業績承諾這“三座大山”還在,小票就難言有系統性機會。再加上投資者用腳投票后大量票“僵尸化”,這又會帶來流動性折價,這一新趨勢不容忽視。
而對于后續小票的流動性,川財證券表示不容樂觀,在目前市場環境下,流動性影響仍是影響市場風格的主要因素。目前處于年報的預告期,在基本面上中小創的業績相對主板業績難以超預期的情況下,流動性便是影響市場風格主要變量。從最近一段時間來看,無論是IPO募集資金的加速,還是股票質押新規的出臺,這都將對股市的微觀流動性產生一定沖擊,而小盤股行情所依賴的寬松流動性暫時難以出現。
投資瞄準好企業
在李明看來,押注重組股受挫,讓他進一步思考目前市場風格問題,或許這才能避免再次馬失前蹄。分析人士指出,目前A股港股化的趨勢明顯,無論是存量資金,還是增量資金的偏好也都越來越偏向好企業。在資本市場全球價值體系下,海外資金對中國由低配到標配,增量資金流入改變流動性緊平衡下市場的存量博弈局面,機構資金流入重振權益類投資偏好,投資者結構及投資邏輯偏好將決定A股市場的全球價值,也將決定從價值到價值成長的時間周期和實現路徑。
根據路透數據和MSCI的進度,A股市場最終將全部被納入到新興市場指數,這將會在中長期內帶來約2萬億元人民幣的增量資金,相當于當前A股流通市值的5%。
“新時代下,不斷向前的好公司讓我們心動,也讓全球資產配置者怦然心動。”星石投資表示,2018年依舊看好A股,重點看好價值成長股——那些真正專注、持續成長的好企業。2018年A股的投資思路應“從價值股轉向價值成長股”,從壟斷性行業的龍頭企業逐步擴散到競爭性行業的龍頭企業,挖掘再平衡經濟下的各個細分行業的優勢公司,跟隨中國經濟的高質量、創新驅動方向。
而在清和泉資本看來,效率驅動的經濟背景下,投資就是要擁抱好企業,好企業的誕生往往伴隨時代更替背景下的行業興起或剛需觸底反彈,能夠獲得持續增長的公司必然以行業的深刻變化為前提。好公司的業務具有超過同行的競爭力,由于壁壘高,競爭力能夠長時間維持,好公司往往能夠享受超過行業平均水平的利潤率和更快的成長速度。因此,盈利水平和成長速度領跑往往是公司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直接表現。
清和泉資本表示,2018年不要糾結于大小票的風格切換。過去A股市場小票的估值和盈利偏離度極高,兩地互聯互通、MSCI、人民幣入籃、監管收緊這些因素都對其進行了修正。從國際經驗來看,流動性依賴的模式不可持續。此外,過去A股優質資產持續被低估,這是散戶占比過高和過剩流動性導致的,市場偏好“講故事+炒概念+拉估值”的投資模式,但從美國長期獲得超額收益的資產來看,其主要特征為PB和ROE始終圍繞趨勢線在小幅波動,這是未來投資的關鍵。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