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杠桿、破剛兌的監管基調之下,保本基金、分級基金和貨幣基金等曾經熱鬧一時的產品,相繼發展遇阻,或將陸續遭清理,或者高增長不再。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多家基金公司都在積極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布局指數基金、發力主動權益管理和創新業務等。
在A股“入摩”、基金中基金(FOF)破冰以及養老目標基金蓄勢待發的大背景下,今年以來,指數基金這類被市場冷遇已久的投資工具重新得到重視,多家基金公司逐漸將指數產品發展提上日程。
例如,曾經依靠余額寶實現逆襲的天弘基金,近期在北京舉辦的國際研討會上宣布,將指數基金作為公司戰略發展業務。華夏基金也表示,未來將在商品類、主題性、跨境概念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等三方面大力推動ETF的發展。
還有一些基金公司在指數基金領域不斷拓展,推出了區域發展主題的指數基金,如先鋒基金申報中證京津冀協同發展主題指數增強型基金(LOF)、廣發基金申報了中證京津冀協同發展主題ETF及其聯接基金,南華基金申報的南華中證杭州灣區ETF則已經獲批。
隨著A股“入摩”,國內多家公募也紛紛布局MSCI指數產品。根據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已有十多家基金公司上報了29只MSCI指數基金,其中20只已經獲得發行批文。
發力主動管理亦成為一些公司的業務重點。
滬上一家銀行系公募人士告訴記者,發力權益投資,探索多元化投資能力是邁向大中型公司的必經之路,公司引入了一位業內資歷較深的績優基金經理來負責權益投資,近期也發行了旗下首只權益類產品。
另一家小型公募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招攬了華南一家大型公募的量化權益投資總監,為公司量化以及今后的主動管理業務布局。
上述兩家公募只是諸多向主動管理轉型公司中的一個縮影。對于原本權益投資薄弱的基金公司來說,引入資深或知名基金經理等投研人才是業務發展的重要抓手,除了“挖角”同行業從業人員,還有少數公司也從險資等金融機構引入了投研人才。
也有部分公募積極布局創新業務,如養老目標基金等。上海一家中型公募人士指出,隨著養老目標基金《指引》公布,制度性安排已經齊備,目前就等著首批產品問世。長期來看,國內養老基金發展空間巨大,預計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規模將超20萬億。證監會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已有26家基金公司向證監會提交了合計53只養老目標基金的申請材料,其中多只產品已經獲得第一次書面反饋意見。
此外,還有一些基金公司表示,此前部分公募依靠“小而美”逆襲,如今“一招鮮”難以吃遍天了。只有跟著行業趨勢迎頭趕上,或者找到自身專長繼續深挖,才能在行業集中度日漸提升的公募基金行業中獲得好的發展。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