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分級基金整改大限不足3個月,基金圈已掀起分級基金的整改大潮。
按照相關法規要求,分級基金轉型議案需要獲得參與投票表決的2/3份額以上持有人表決通過才能過關。然而,近日一家基金公司卻因為分級基金投票事宜引發熱議。據悉,該公司日前舉行了旗下一只分級基金持有人大會,就清盤議案進行投票。參與的中小投資者大都投出反對或棄權票。令人意外的是,現場某機構“大戶”,利用份額優勢,通過“唯一”的贊成票,讓清盤議案順利過關。
爭奪“一票否決權”
某基金公司工作人員龔新(化名)透露:一些基金公司通過關聯方,依靠資金優勢,可以操縱投票結果。
“之前,該分級基金的機構持有占比并不高。但到了投票日,機構持有基金份額大幅上升,巧合一般地拿到了‘一票否決權’。說白了,這部分機構資金是近期的新申購資金,在即將清盤前仍要申購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操縱投票結果。”龔新說:“假如不是‘關聯方持有人’投了贊成票,這次清盤議案很難獲得通過。”
多位業內人士也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反映:“其實,基金公司在轉型期間內申購份額,然后利用資金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投票結果的做法很常見。”
整改“啃硬骨頭”
在分級基金新規和資管新規的雙重壓力下,分級基金在2020年底將迎來退出市場“倒計時”,清盤和轉型將成為主流整改路徑。但在實際整改過程中困難重重。
“有如‘啃硬骨頭’。”上述基金公司工作人員稱,在分級基金整改的大背景下,仍有部分普通投資者不認可清盤或轉型安排,畢竟大部分分級基金回報率不錯,所以整改方案的通過并不容易。為了確保整改順利實施,雖然可能存在傷害持有人利益的嫌疑,但仍可能出現關聯方申購行為,這也是基金公司“不得已而為之”。
基金公司“干預”分級基金整改投票頗受爭議,在暗流涌動的背后,其實還隱藏著一個更難的問題——成功召開持有人大會。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由于投資者比較分散,組織投票難度大,尤其個人投資者投票比例偏低,基金公司爭取更多持有人參與相關投票并不容易。此前,已有多只分級基金因人數不夠而無法召開持有人大會;更有分級基金出現通知了兩次,結果無人參與投票的情況。
另外,令人困惑的是,分級基金整改是監管要求,持有人大會召開失敗或相關議案未獲通過,都不會影響分級基金的整改進程,為何基金公司要主動要求召開持有人大會?
龔新直接點出了背后的原因:如果持有人大會順利通過整改方案,就無需在2020年底進行強制“去分級”轉型。
轉型面臨新難題
一位入圈十年的基金業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直言:“想體面點的,盡早主動轉型,還能把握主動權,調整投資范圍;不體面的,就到期直接進行‘去分級’。”
然而,如何主動進行分級基金轉型,又成為擺在基金公司面前的新難題。
“現在每天數著日子過,就等前面的大基金先開始轉型,給大家指條路。”某基金公司人士阿信(化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坦言。靠著近期的活躍行情和業內關系,阿信所在公司的分級基金之前還處于不錯的運營狀態。但是,看著大批同行接二連三發布轉型公告,他們也難免為未來的業務感到焦慮。
不過,好日子近期也不再有了。阿信苦笑道:“近一段時間來,股市行情震蕩不停,公司時常發布分級B折價風險提示,哪里還有多少人往里進。”
與此同時,也有基金公司顯得較為淡定。以最新加入分級基金轉型陣營的興全合潤為例。作為持有人高達60多萬戶的“巨無霸”,興全合潤同樣面臨難以召集足夠的投資人開會投票的問題。別開生面的是,該基金做出了創新,其持有人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寶小程序、寄送書面表決票等方式參與,公司還稱:“無論您是否選擇支持基金轉型,均可參與抽獎活動,分享30萬元的答謝紅包。”
而進一步細看其分級基金轉型方案,或可窺見興全合潤的“雄心壯志”。根據公告,興全合潤與市場上多數的分級基金轉型不同,在進行分級基金轉型的同時希望能夠調整基金的投資范圍,增加港股、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等投資工具。
興證全球基金相關人士表示:“資本市場投資工具越來越多,港股市場的投資機會同樣具有吸引力,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借著此次分級基金轉型的機會,一起增加基金的投資范圍,以更好地為投資者提供服務。”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