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以春節為分界點,市場走出前高后低行情,春節前的強勢脈沖,春節后的劇烈調整,讓不少投資者始料不及。在風格極致的市場行情中,公募基金是如何操作的?
從公募基金一季報披露情況看,面對劇烈的市場波動,公募基金倉位有小幅下降,持股行業也更為分散,降低了制造業和科技行業的配置,小幅加倉了金融、住宿和餐飲業以及低估值板塊。
從重倉股情況看,公募基金前三大重倉股是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海康威視,其中,海康威視為首次躋身公募基金持倉前三名。
偏股基金倉位小幅降低
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偏股基金整體仍保持較高的倉位水平,但和2020年四季度末相比略有下降。全部可比基金的平均股票倉位為72.5%,相較2020年四季度末的73.15%降低0.65個百分點。
分類型看,在全部可比基金中,股票型基金一季度末的平均倉位為87.82%,較2020年四季度末的88.06%微降0.24個百分點;混合型基金一季度末的平均倉位為69.24%,較2020年四季度末的70.09%降低0.85個百分點。
從持倉行業看,制造業遭大幅減倉,大科技板塊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被減持,但從具體數據看,減持幅度不大。從上述行業占基金凈值比例看,制造業持倉市值2020年底占比為49.68%,今年一季度末降至47.26%。上述大科技板塊則從2020年四季度的3.75%降至今年一季度的3.18%。結合市場走勢看,白酒、機械、半導體、軍工等在今年一季度劇烈波動的板塊,被減持相對較多。
從部分基金經理的操作情況看,盡管遭遇市場調整,但并沒有降低倉位。東方阿爾法精選基金經理劉明表示,由于持有較多軍工、非銀金融等板塊的股票,今年一季度股價有較大回調,但是由于整體估值水平不高,市場系統性風險不大。“這些股票所處行業景氣向好,公司質地優良,且估值合理,這部分股票我們會繼續持有。”
睿遠成長價值基金經理傅鵬博表示,今年一季度依然保持高倉位,但對行業進行了調整,食品飲料板塊的公司開始“淡出”,重點配置了TMT、化工材料、新能源和建筑建材等板塊,組合的搭建考慮了均衡性和分散度。“主要配置了有較好增長持續性、明顯產業鏈競爭優勢且中長期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公司,并審慎考察了這些公司在不同階段的估值水平。”
低估值金融股廣受青睞
在今年春節前,不少被機構抱團的股票大漲,在春節后的市場調整中,低估值的金融板塊受到機構青睞,從基金對金融的倉位數據可見一斑。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持有金融業市值占基金凈值比例為4.6%,較2020年底增加0.12%。
從部分明星基金經理的持倉情況看,易方達明星基金經理加倉了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興全基金明星基金經理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宜基金,其重倉股中新出現了平安銀行和興業銀行。富國基金明星基金經理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成長基金,今年一季度大幅加倉了寧波銀行,易方達基金馮波管理的易方達中盤成長混合基金,今年一季度也買入了寧波銀行。廣發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王明旭,則大手筆買入杭州銀行,其管理的3只基金合計持有杭州銀行的市值超過17億元。
從市場表現看,由于中國PMI和社融依然維持較高水平,反映制造業景氣度的長期企業貸款和上游材料新訂單持續保持較高水平,低估值板塊的表現較好。
今年以來回報超過20%的中歐價值智選基金經理袁維德表示,中國資本市場存在很多無名之璞,分布在各行各業,其中不乏細分行業龍頭,在過去2年的市場環境中,盡管很多公司依靠自身積累努力實現了較好的增長,但估值一路下滑,很多公司估值已低于2018年的水平,在當期時點上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
重倉股集中在三大行業
從公募基金一季報披露的情況看,基金經理對后市趨于謹慎,投資更加看重確定性,確定性較高的消費、科技和醫藥板塊受青睞。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主要集中在消費品及服務、信息技術和醫藥3個行業。
具體來看,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中,消費品及服務行業有14家公司,包括白酒板塊的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家電三雄的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和海爾智家;以及中國中免、伊利股份、百潤股份等細分龍頭。
信息技術行業有10家公司,包括安防龍頭海康威視、光伏龍頭隆基股份,新能源板塊的寧德時代、億緯鋰能、華友鈷業、贛鋒鋰業等,以及韋爾股份、卓勝微、深信服、京東方A、三環集團等。
醫藥行業有10家公司,包括創新藥龍頭恒瑞醫藥、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以及CXO龍頭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凱萊英等,還有醫療服務領域的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等,近期股價大跌的美年健康也赫然在列。
除了上述3個行業,前50大重倉股中還有有色龍頭股紫金礦業,該公司受不少明星基金經理青睞,今年一季度大幅降低倉位的興全基金副總經理董承非,截至一季度末依然重倉持有紫金礦業,其管理的2只基金持倉市值高達53億元。另外,春節后股價大跌的順豐控股及三一重工、分眾傳媒等也榜上有名。
從基金重倉股的持倉市值情況看,貴州茅臺依然牢牢占據公募基金第一大重倉股。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1476只基金重倉持有貴州茅臺,持倉市值高達1405億元,五糧液被986只基金重倉持有3.79億股,持倉市值為1015億元,安防巨頭海康威視為公募基金第三大重倉股,被505只基金持有10.97億股,持倉市值高達612億元。
數據顯示,海康威視被不少明星基金經理持有,包括易方達基金的張坤、景順長城基金的劉彥春、興全基金的董承非和謝治宇、中歐基金的周應波、交銀施羅德基金的楊浩和王崇、工銀瑞信基金的袁芳、匯添富基金的勞杰男等。海康威視2020年營收635億元,凈利潤133.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14%和7.82%。今年一季度,海康威視營收140億元,凈利潤2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36%和44.99%。上述業績被機構解讀為超預期,最近1個月來股價漲幅高達25%左右。
此外,基金持有中國中免和寧德時代的市值均超500億元,持有邁瑞醫療和藥明康德的市值超400億元。持有美的集團和隆基股份的市值接近400億元。
從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情況看,基金持有百潤股份、邁瑞醫療、東方雨虹、長春高新和深信服等公司的數量占流通股比例均超20%,持有美年健康、億緯鋰能、贛鋒鋰業、藥明康德和卓勝微等公司的數量占流通股比例也超過15%。
滬上一位基金研究人士表示,從過去2年來的市場風格看,龍頭股更受機構青睞,主要原因是行業龍頭抗風險能力更強,且市場流動性更好。華南某基金經理表示,不少傳統行業的競爭格局幾乎完全確定,迎合年輕人的新興消費、醫藥行業等細分方向還存在機會。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