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打算提前贖回量化私募產品的高凈值客戶突然增多了。”一位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業務總監趙誠(化名)向記者透露。
究其原因,近日一則關于行業頭部量化私募遭遇監管部門窗口指導的傳聞,觸發了眾多高凈值投資者的不安情緒。
市場傳聞,監管對九坤、幻方、天演、明汯、靈均等頭部量化私募做了窗口指導以及現場約談,可能要求他們降低頻率并限制資金管理規模。
受此影響,不少高凈值投資者擔心行業頭部量化私募產品將面臨新一輪監管導致業績波動性加大,紛紛計劃迅速贖回資金避險。
“我們對此反復做解釋,強調監管部門是向量化私募機構了解運營狀況,并未做出限規模與降交易頻率等窗口指導,但部分高凈值客戶仍對此顧慮重重,執意選擇離場避險。”趙誠表示。
無獨有偶,本周資產管理規模達到約300億元的行業頭部量化私募機構——天演資本突然決定階段性停止資金募集工作,某種程度加劇了部分高凈值投資者的不安情緒。
一位行業頭部量化私募機構投資總監向記者直言,其實,眾多百億量化私募機構決定暫停募資工作,與上述市場傳聞沒有直接關聯。此前,不少百億量化私募機構內部已意識到量化投資策略迭代升級進程已遠遠落后于資金規模擴張步伐,多次提醒渠道部門急需降低規模增速以確保量化策略的收益穩健性。
面對眾多量化私募機構著手限制募資規模,如何滿足高凈值客戶對量化投資產品的配置需求,儼然成為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的新挑戰。
“目前我們正加大向高凈值客戶推介業績出色的量化策略公募產品。”趙誠告訴記者。目前,部分高凈值客戶對量化策略公募產品的投資興趣正在增加,因為他們認為相比量化私募機構面臨監管風波,公募基金公司作為持牌金融機構面臨的監管風險更低,具有更強的投資安全性。
但他發現,由于量化策略公募產品今年以來投資業績不如私募產品,要說服高凈值客戶改換門庭,絕非易事。
量化私募規模急劇擴張“探因”
趙誠直言,在行業頭部量化私募遭遇窗口指導的市場傳聞出現前,這些機構新發產品幾乎是“供不應求”。
究其原因,由于非標投資受限,很多信托公司在房地產與地方融資平臺類信托產品到期后,無法發行類似產品“承接”高凈值投資者資金,導致后者不得不尋找新的投資方向。量化策略私募基金的穩健回報與低波動性,恰恰能滿足他們渴望“保本固收回報”的投資訴求。
“甚至不少高凈值投資者將量化私募產品視為房地產信托產品的替代者。”他直言。過去8個月,他代銷的多款百億量化私募機構產品均獲得超額認購,甚至部分高凈值投資者早早預定了認購額度,避免別人“搶先一步”。
高凈值投資者旺盛的投資需求,也帶動量化私募機構產品發行節奏大幅提速。
私募排排網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百億量化私募已完成1930只新私募基金產品的備案,占據同期百億私募機構新發行產品的半壁江山。其中,靈均投資、寧波幻方量化、啟林投資、衍復投資、誠奇資產分別備案了304只、187只、167只、144只、109只新基金產品。
與量化私募產品數量猛增相對應的,是今年以來量化私募機構業績回報相當出色。比如天演資本、鳴石投資、金戈量銳、因諾資產今年以來的收益率達到37.88%、37.4%、31.79%、29.37%,位列百億量化私募機構業績榜前列。
上述行業頭部量化私募機構投資總監向記者透露,今年以來量化策略之所以業績表現良好,一方面得益于他們通過優化量化策略,重點投資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板塊龍頭股,獲得了不菲收益,另一方面是A股成交量持續增加影響,令統計套利、市場中性、高頻交易等策略擁有充分施展空間,創造較高的超額回報。
“但是,我們內部對產品發行節奏驟增、資金規模過快擴張等狀況存在爭議。究其原因,目前多項量化策略的資金容量已觸及上限,若繼續引入投資者資金,將會出現業績大幅波動。”他指出。此前部分量化策略私募因資金規模過度擴張(令量化策略無力承接),導致投資業績大幅回落。
這位行業頭部量化私募機構投資總監告訴記者,8月上旬起,他們已不再發行新的量化私募產品,并對存續期間量化私募產品采取只贖回不申購的策略,從而強化募資規模管理。但是,部分高凈值客戶仍能通過各種渠道,想盡辦法獲得申購投資機會。
高凈值投資者緣何180度轉變
隨著百億量化私募遭遇窗口指導的市場傳聞興起,如今越來越多高凈值投資者對量化私募產品的投資熱情正出現180度大轉變。
“這兩天打算贖回份額的高凈值投資者明顯增多。”趙誠向記者透露。究其原因,他們擔心監管部門窗口指導令量化私募機構投資策略遭遇重大變化,導致業績波動性驟然加大,甚至個別高凈值投資者一直在詢問監管部門是否會要求量化私募機構提前清盤部分產品,令他們因產品提前平倉清算蒙受投資損失。
“我們對此反復安撫投資者,所謂的窗口指導并不存在,監管部門僅僅是了解量化私募機構運行狀況,此外各家量化私募機構產品仍正常運轉,不存在提前清盤風險。”他告訴記者。但是,仍有不少高凈值投資者心存顧慮,執意要求他們趕緊聯系量化私募機構早早敲定資金贖回事宜。
趙誠還發現,相比以往部分高凈值投資者因沒能認購到額度而“抱怨”百億量化私募機構給予的投資額度過低,本周以來他們面對多家百億量化私募突然“封盤”顯得格外心平氣和,開始詢問哪些理財產品可以“替代”量化策略私募產品。
目前,趙誠所在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正向高凈值投資者推介量化策略公募產品。為了讓高凈值投資者改換門庭,趙誠還例舉出量化公募產品的諸多投資優勢,比如相比私募基金擁有較長的封閉期,公募基金具有隨時申購贖回特點,可以進一步盤活高凈值客戶的資金周轉需要等。
“但在高凈值投資者眼里,業績往往決定了一切。”他指出。由于今年以來量化公募產品投資回報低于私募產品,導致眾多高凈值投資者不大愿改換門庭。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僅有60%公募基金產品實現盈利,但量化私募基金里,逾83%產品創造盈利,且多數行業頭部量化私募機構產品的平均收益均在20%-35%,遠遠跑贏多數量化策略公募產品。
“目前,我們正等待高凈值投資者回心轉意——若越來越多百億量化私募機構選擇封盤控制資產規模,他們只能先轉投量化策略公募產品替代。”趙誠坦言。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