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A股市場震蕩下行。截至1月21日,上證指數累計下跌3.22%,創業板指數累計跌幅則達8.67%。
市場賺錢效應減弱,基金發行可謂艱難。各家基金公司紛紛派出頂流基金經理出馬搶占“開門紅”行情,然而絕大部分收效甚微。因此,亂“市”之中,仍能獲得投資者加持的基金及其管理人,實屬難能可貴。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22日,2022年以來共有83只基金成立,總發行規模760.13億元,平均發行規模9.16億元。年內僅出現3只募集規模超40億元的權益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分別為興證全球基金任相棟、信達澳銀基金馮明遠、匯豐晉信基金陸彬。
合衡三年混合任相棟:
低迷恐慌盡量留籌碼
2022年第一只爆款基金花落興證全球。
1月11日,興證全球基金發布公告稱,1月10日開始募集的興全合衡三年混合(簡稱合衡三年混合)提前結束募集。按照計劃,該基金募集截止日原定于1月14日。作為混合型基金,該基金的股票投資比例為50%~95%(其中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為0~50%)。據悉,合衡三年混合發行規模約60億元。
任相棟總結自己的投資特點為辯證思維、自下而上、均衡。第一,不論是在個股還是在行業的選擇上,并不刻意追求和市場的合拍或融入,投資風格偏逆向;第二,堅持相對純粹的自下而上選股;第三,組合管理中均衡配置,力爭兼顧長期與短期。
“股市是經濟社會的一種‘阿爾法’,它集合了一國經濟體中絕大部分的優秀企業,包含了相對優秀的管理人員、土地和科學技術,甚至是相對便宜的資本。如果我們堅信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股市長期來看也很可能是向上的,盡量不要在市場低迷和恐慌的時候交出自己的籌碼,這對中長期投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任相棟說。
智遠三年混合馮明遠:
緊盯科技產業三大賽道
證券時報記者從相關渠道處獲悉,于1月21日結束募集的信達澳銀智遠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簡稱智遠三年混合),募集期間共獲得約48億元認購,成為2022年以來募集規模排名第三的熱門基金。
據悉,智遠三年混合于1月12日開始發售,是馮明遠管理的首只三年持有期基金。募集期間,信達澳銀啟用自有資金500萬元參與認購,與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本周該產品將正式成立。
馮明遠表示,“新年伊始,市場回撤幅度較大,尤其是新能源板塊剎車痕跡比較重。但在我看來,新能源是一個長周期的發展產業,要用更長遠的視角來觀察,不用特別去關注這些短期的波動。長期來看,制度優勢、產業政策、工程師紅利和資本市場改革四大要素將支撐科技行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展望2022年,馮明遠會繼續圍繞科技周期的不同階段,全面參與科技更新換代所帶來的機遇,分享新興科技產業鏈成長帶來的紅利,重點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半導體、高端制造三大核心賽道。
研究精選混合陸彬:
布局港股迎來好時機
1月19日,由陸彬擬任基金經理的匯豐晉信研究精選混合基金(簡稱研究精選混合)提前一周結束募集,認購超50億元。此前公告顯示,匯豐晉信管理團隊出資720萬元、陸彬及研究團隊出資600萬認購該基金。
與陸彬目前管理的動態策略基金、核心成長基金這兩只混合型基金不同,匯豐晉信研究精選的投資范圍進一步擴大,可布局港股,股票資產的0~50%可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
展望2022年,陸彬認為,A股市場環境和投資機會比2021年更“友好”。當前A股的風險溢價處于歷史中樞附近,在以“穩”和“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調下,宏觀政策有望持續發力,市場外部環境比較“溫暖”,內部結構性機會將更加均衡。
“我們之前一直擔心的某些行業、風格的基本面或估值,大部分風險已基本釋放。所以,我們認為2022年的投資主線將是‘價值回歸、優質成長’,我們將用‘基于基本面和估值’的動態策略、投資體系來把握市場機會。”陸彬說:“我們始終以‘弱者心態’去面對和適應市場,保持敬畏之心,對基本面的景氣度變化更敏感,估值容忍度更低,公司質地要求也會更嚴格。”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