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李冰
就在剛剛,螞蟻方面對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隱藏之舉作出了回應。《證券日報》記者對此將整個事件作出了復盤,諸多問題也拋在了大眾的眼前。“頂流基金經理”有多承壓?產品業績波動是誰的錯?基金經理該不該“封神”?葛蘭是否將跌落神壇?
葛蘭相關產品被隱藏
近日,支付寶的金選榜單上中歐基金基金經理葛蘭所管理的產品,通過各種維度排名被隱藏起來,其中包括代表產品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
對此,螞蟻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回復稱:螞蟻財富金選榜單里的“周銷售排行”,是以周為維度的投資者申購的客觀數據。最近隨著市場波動,投資者開始較多配置穩健的固收及固收+產品。而金選榜單致力于在均衡配置和行業、風格賽道上,選出長期相對優秀、有超額回報的基金,但短期內的收益,相當大的程度仍取決于市場波動。
“我們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也建議投資者在給予耐心的情況下,不要單押賽道,更多地關注均衡配置型基金。”螞蟻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此前,支付寶基金周銷量榜單顯示,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排名第一,近一年跌幅超過30%,很多基民越跌越補。支付寶榜單顯示,近1周超30萬人購買。去年四季度期間,基民申購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類份額達40.52億份,贖回15.11億份,合計凈申購25.41億份,期末基金份額總額達110.5億份。
支付寶同時顯示,截至2月14日,中歐醫療健康混合近一年跌幅達39.12%;截至2月11日,成立以來的凈值為2.41。葛蘭目前的管理規模達1103億元,在管產品有5只,重倉布局的板塊分別為醫療保健、材料,重倉個股包括藥明康德、愛爾眼科、凱萊英、泰格醫藥、康龍化成等。
醫藥賽道景氣度遭質疑
一位市場人士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識到,賽道是把雙刃劍,相較均衡配置型的基金,賽道基金的波動更為劇烈。
近年來,醫藥板塊表現疲軟,相關主題基金業績也未有較好回報。根據Wind數據顯示,全市場有20只醫藥類基金近一年最大回撤超過90%;近40只產品自成立以來回撤超20%。
記者根據Wind統計發現,中證醫藥指數2019、2020年分別上漲30%和50%,部分優秀的主動管理醫藥基金這兩年則上漲了60%,甚至近100%;但2021年中證醫藥指數下跌了12%,今年以來更是快速急跌了18%,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心理落差。據Wind數據,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的近三年收益率為138.9%,近五年收益率為182.6%,均超行業平均水平。最壞的情形,就是在市場情緒的高點買入,而在情緒低谷轉身離去。沒有長盛不衰的投資,但長期持有、跨越周期,往往都能獲得不錯的平均回報。
葛蘭要跌落神壇?
事實上,作為業內少有的“頂流基金經理”,年內以來葛蘭備受市場關注,尤其是在近日有消息稱:有大資金贖回中歐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經理葛蘭的產品,“葛蘭被贖回400億元,主要在賣新能源、風光,他們在高位搞了很多‘寧王’。葛蘭的幾只全行業基金買了70%新能源。”后,該消息更是將葛蘭推上了風口浪尖。
據此,中歐基金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回復稱:網傳“大額贖回”為不實消息,請勿輕信謠言。
與此同時,中歐基金及其葛蘭本人此前還就相關產品進行了自購。
中歐基金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自購不代表預測短線走勢,個人投資者需根據自身風險偏好以及投資周期來制定投資計劃,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據了解,葛蘭所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基金及中歐醫療創新基金作為行業主題基金,主要聚焦于醫療板塊投資。回顧過去,醫療板塊在經歷了近兩年的快速上漲和新冠疫情的反復擾動下,整體波動較大。伴隨著近幾個季度快速調整,優質醫療行業個股長期投資性價比進一步提升。
展望2022年,葛蘭及中歐基金研究團隊認為,醫藥生物行業長期成長的基礎沒有發生變化,政策導向總體積極、穩定。企業在行業總體轉型期以及疫情后時代更加注重修煉內功、加強硬實力的建立,產業鏈上下游更為完善,因此仍看好行業的長期投資機會。
公募基金年內忙自購
自購成為資產管理機構“穩定軍心”和承擔責任的有力證明。開年以來,多家公募基金陸續發布自購公告,自購資金從幾千萬元到幾億元不等。其中,中歐基金和其基金經理葛蘭的自購行動備受關注。《證券日報》最新統計發現,截至1月底,年內合計有自購行動的公募已超過20家,自購資金合計近10億元。其中,匯添富、南方基金等自購資金均超2億元。
多位公募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募不斷自購是針對開年以來A股市場情緒持續低迷所采取的行動。“自購行為可防止大規模贖回而出現的踩踏,實現與投資者共享成長、共擔風險。同時,也可體現對后市的信心。”
另一方面,有業內人士表示,基金經理作為資金管理人,不應被“神話”,投資者也應當秉持平常心態,不應將市場的波動風險所造成的損失強加給管理人身上,畢竟沒有愿意虧錢的基金經理,但賺錢往往與虧錢相伴相隨,這就要求大家應當秉持平常心去對待。
(編輯 孫倩)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