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基金越來越成為全民理財的重要手段,個人投資者不斷加大對公募基金的投資,還有不少牛散也大手筆布局。
由于場內交易的ETF、LOF等上市基金會在年報中披露十大持有人信息,近日,隨著基金年報披露,證券時報記者發現不少個人投資者砸下重金持有上市基金,甚至出現在上市基金的十大持有人之中。
22位牛散持有基金
均超億元
Wind數據顯示,出現在上市基金十大持有人中的個人投資者,合計有247人持有金額超過千萬元,成為基金市場的牛散,其中22人2021年末持有基金市值超過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養“基”億元戶。
錢中明、邵常紅、楊凱、高德榮、成汝翠和余子貴等14人持有上市基金數量超過10只,其中錢中明持有上市基金數量最多,合計持有84只上市基金。
百嘉基金董事、副總經理王群航對記者表示,出現這種情況,是市場高速、規范、多層次發展之后的必然現象。
記者注意到,這些基金牛散持有單只基金金額超5000萬元的就有29只,覆蓋了證券、半導體、智能汽車、黃金等概念主題以及恒生科技、標普500、納斯達克100、創業板等寬基指數基金。
王群航表示,股票市場發行注冊制的大背景下,結構性行情特征越來越顯著,需要相匹配的產品形式去應對。投資基金無論是走場外通道,還是走場內通道,典型的優勢之一便是“無與倫比的、良好的流動性”,沒有沖擊成本,即刻實現成交,是所有大資金的最愛。基于以上背景,作為具有較高專業投基素養的、資金實力雄厚的一些個人投資者,大手筆購買具有不同風格、主題的基金,就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從牛散重倉買入的基金類型來看,多數為權益類基金,其次是貨幣型基金。
如規模近7500億的天弘余額寶2021年年報顯示,該貨幣基金前十大持有人均為個人,購買最多的一位基民買了2.22億元,天弘余額寶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為2.03%,這位基民可以說是每日躺賺1.2萬元。除此之外,李威、李素珍、顧嫵茜、顧加好和楊珍秀等10余人也均耗資逾千萬購買了貨幣基金,主要有中融日日盈A、易方達保證金A、大成添益E、鵬華添利B、嘉實快線H、招商保證金快線A等。Wind數據顯示,上述貨幣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普遍在1.8%-2.5%之間。
大牛散投了84只基金
隨著基金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基民們也開始通過購買多只基金進行資產配置。在上述眾多基金牛散中,就出現了一位手持84只基金的大牛散。
據Wind數據統計,一位名叫錢中明的大戶投資者,出現在35只ETF和49只LO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截至2021年末,錢中明持有上述84只基金的市值合計近1.4億元,單只基金的持有市值少則數萬元,多則上千萬元。
具體來看,錢中明對創業板基金和科創板基金情有獨鐘,截至2021年年末持有市值最多的分別是萬家科創板兩年定開、華夏創業板兩年定開、萬家創業板兩年定開基金,持倉市值分別達到1689.36萬元、1546.6萬元、1197.02萬元。此外,他還持有易方達科創板、富國科創板、大成創業板等多只同類產品。
與此同時,錢中明的ETF持倉也很分散,35只ETF中不僅涵蓋了滬深300ETF、中證500等寬基類ETF,而且有金融地產ETF、文娛傳媒ETF等細分行業ETF,甚至還有低波動ETF、高股息ETF等SmartBeta產品。
像錢中明這樣“廣撒網”式的基民還有很多,截至2021年末,還有6位基金牛散也出現在超15只上市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此外,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度《全國公募基金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10.8%的投資者持有基金超過了15只,其中有5.6%的投資者超過了20只。
有業內人士表示,相對于單一個股、單一標的,基金產品已經進行了分散投資、組合投資。雖然提倡“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但過于分散也會在降低波動的同時使得收益平庸化。
上市公司股東
成“土豪基民”
與此同時,上市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也出現了一些持基市值驚人的“土豪基民”。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末,有22位投資者持有基金市值超過億元,其中最多一位高達7億元。
這位買了7億元基金的“土豪基民”便是涂建華。截至2021年末,他共出現在弘毅遠方國證民企領先100ETF、弘毅遠方國證消費100ETF這兩只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持倉市值分別為7.05億元、90萬元,合計持有約7.056億元。其中,弘毅遠方國證民企領先100ETF在去年末的規模為7.08億元,而涂建華一個人的持有比例就達到了99.51%。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涂建華并不是直接用現金買入國證民企領先100ETF,而是用所持有的廣聯達股票換購而來。公開資料顯示,涂建華是廣聯達的創始人之一,也擔任著公司董事、技術總監。2010年廣聯達上市時,涂建華曾實際持有公司15%的股份,并在當時位列公司的第二大股東。隨后,在2016年~2021年間,廣聯達股價進入高歌猛進的上漲階段,漲幅超800%,涂建華也在這期間不斷減持、兌現收益。
但由于大規模減持可能會對股價造成沖擊等原因,2019年上市公司股東通過換購ETF變相減持的做法風靡一時。2019年7月,廣聯達發布公告,持股5%以上的股東涂建華擬以持有的公司股份參與弘毅遠方國證民企領先100ETF的份額認購,以1127萬股廣聯達股份換購弘毅遠方民企領先100ETF約3.7億份的基金份額。
但2019年10月,監管層便對類似的超比例換購進行了規范,此后涂建華便多通過集中競價交易進行減持,截至2021年年末,他持有廣聯達的股份僅剩3.72%。
不過,涂建華在弘毅遠方國證民企領先100ETF也盈利頗豐。截至2020年4月1日,弘毅遠方國證民企領先100ETF自成立以來凈值上漲54.21%,如果涂建華此時仍然持有,其浮盈將超2億元。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