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五一”假期后,市場仍舊低迷震蕩,而與之逆向而行的是一批知名基金機構和基金經理開始“自掏腰包”對基金產品進行“補血”;一些長期限制大額申購的產品也紛紛打開申購額度,吸引外部資金,為A股注入增量資金,用實際行動表達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信心。
這其中就包括掌管今年以來權益“冠軍”產品的黃海、有著“中小盤低估值價值投資理念”標簽的中庚基金丘棟榮、業內元老級基金經理董承非等。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5月份以來,已有20只基金宣布恢復大額申購。
權益資產吸引力提升
時隔3個月,中庚基金發布公告稱,丘棟榮在管的中庚價值領航混合基金將從5月10日起取消大額申購限額1萬元/日的規定,其余兩只單獨管理的基金仍處在暫停申購的狀態。
中庚基金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庚價值領航基金再度恢復大額申購是中庚基金管理層、投資團隊、市場團隊充分探討后做出的決定。”
“恢復大額申購的主要原因在于以首席投資官丘棟榮為首的投資團隊認為,市場經過近幾個月的深度回調,權益資產整體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市場的投資機會特別是港股已經轉向系統性機會。”上述負責人稱。
萬家基金公告稱,黃海管理的三只產品萬家精選混合、萬家新利靈活配置混合和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已于本月5日同步恢復大額申購,限制申購金額調整到10萬元以上或100萬元以上。
最近半年,黃海對基金的申購限額管理比較謹慎,所管萬家精選混合大額限購的“閘門”自2月24日下調至100萬元后,到本月才有所松動,讓這次調整額度指向性十足。
據悉,西部利得行業主題優選混合、西部利得新動力混合、銀華鑫銳靈活配置混合、銀華鑫盛靈活配置混合等權益類基金產品也紛紛宣布恢復大額申購。
恢復大額申購產品的一位相關基金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扣動‘閘門’的扳機不僅僅是滿足客戶的真實投資需求,更重要的是認為當前市場已經極具性價比,權益資產吸引力正在提升。”
英大證券李大霄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應理性看待長期的價值,不要因市場短期下跌而否定權益資產吸引力正在抬升的事實。市場在3000點以下停留的時間不會太長,配置資產的時間窗口很短暫,空間也正在逐漸收窄。長期投資者一定要珍惜3000點之下的美好時光,在市場最悲觀的時候長期資產配置才能夠配到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價格。”
債基或加速開放限購
選擇在5月份放松限購的不僅僅是權益類基金。記者發現,債券類基金恢復大額申購的動作也越發頻繁。
易方達基金公告稱,自5月10日起,恢復易方達安源中短債債券在非直銷銷售機構的大額申購業務,取消450萬元/日的金額限制。此外,西部利得合贏債券、西部利得穩健雙利債券等多只債券類基金于5月份紛紛發布恢復大額申購的決定。
上海基金公司產品部的一位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解釋稱,“現在恢復大額申購,主要是需要先考慮策略容量和規模容量上限的問題,像近期市場關注的大批貨基暫停大額申購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擔心凈申購較大,反而給策略容量帶來反向效果。目前開放限購的產品在策略容量方面是沒問題的,所以愿意慢慢打開一些。”
A股市場持續震蕩調整下債基吸引力上升是另一個主要原因。“債基尤其是超短債基金的相對配置價值正在顯現,恢復大額申購更有助于提升投資者的‘入場率’。”北京大型券商基金產品的一位經理對記者表示。
華富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尹培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的基本面對債市仍然較為友好,債券是安全性相對更高的資產。如果要給大類資產排序,短期是純債、股票、轉債,中期則是股票、轉債、純債。長債收益率較年初基本持平,表現相對較好的是中短端債券,未來經濟穩中向好,且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狀態,所以后期‘中短久期+高杠桿’策略的確定性更高一些。”
關于債券市場走勢,西部利得基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綜合來看,當前市場對經濟企穩回升有較強信心,但貨幣政策仍然面臨外部因素影響,疫情仍可能繼續影響經濟,整體多空因素交織,債市或將維持震蕩。”
“產品方面,可能短期會有一部分債基慢慢宣布開放限購,這可能會是一些基金公司的共識。”一位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