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11月28日,首批養老目標基金Y份額上線開售,多家基金公司一大早便迎來首單客戶申購。
“早上9時,天弘永豐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期基金Y份額便獲得首筆申購資金1000元。”天弘基金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這筆申購由北京市民宋女士完成,她以后每年都會積極參與個人養老金投資,并會以定投形式把12000元的個人養老金額度用滿。
另有基金經理用實際行動支持個人養老金基金的推出。華夏基金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華夏基金基金經理許利明率先頂格申購了華夏養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Y份額,成為華夏基金直銷首單客戶。”
按照公募基金申購及份額確認時間,當日下午3點前申購,次日可確認份額。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從業內獲悉,還有部分入圍首批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的產品將于11月29日至11月30日開啟申購。
多基金公司首單業務落地
稅收優惠力度有望提升
國泰基金介紹,“在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后,就可向資金賬戶繳費、購買個人養老金產品,年繳納上限12000元,繳費即可享受稅費優惠。”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梳理,截至11月28日下午4時,天弘、華夏、南方、博時、嘉實、中銀、國泰等基金公司均有客戶通過直銷(APP、官方微信等)或銀行、券商等代銷渠道,開通個人養老金業務并申購養老目標基金Y份額。
相比原有份額,多家基金公司旗下養老目標基金Y份額均實行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五折優惠。華商基金資產配置部總經理孫志遠介紹,Y類基金份額通過費用節省的復利效應,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形成公募基金權益投資能力和長期限資金的完美潤滑。此外,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可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考慮到政策或有較大的擴展空間,未來稅收優惠力度有望提升。
在產品體系方面,包括易方達、天弘、匯添富、嘉實、招商、平安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涵蓋目標風險和目標日期兩大類,包括一年和三年不同長短的持有期,能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需求。
從投資策略上看,相關養老目標基金既有穩健策略,也有積極策略。其中,天弘基金旗下兩只穩健型目標風險基金追求控制回撤基礎上的長期收益;一只平衡型目標風險基金更偏重攻守兼備;一只目標日期基金設置了科學的下滑曲線,隨著退休日期的臨近,權益類資產比例不斷下滑。
在投研力量上,各家基金公司也做足準備。匯添富基金FOF投資團隊核心成員均來自大型保險資管公司,從事FOF投資工作超過10年,擁有百億元級FOF投資管理經驗。中銀基金旗下的養老目標基金由多元投資部負責,團隊研究覆蓋大類資產配置、基金研究、量化研究等領域。
部分基金公司還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規劃圖”。易方達基金首席市場官王駿介紹,將持續完善產品線布局,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分紅機制、贖回機制等方面的優化創新。中銀基金將持續優化旗下養老產品布局、提升投研能力、深化投資者教育和服務,充分發揮公募基金優勢。匯添富基金未來還會陸續推出均衡型等其他目標風險產品,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產品選擇。
將后續工作提上日程
為資本市場帶來長期資金
“華泰證券在漲樂財富通APP開放個人養老金基金交易,一大早就有投資者成功提交個人養老金基金Y份額申購申請。”華泰證券相關業務負責人在28日上午10點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漲樂財富通已根據客戶不同需求劃分場景,引入相關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符合相關條件的投資者即日起可提交申購申請。
廣發證券、中國銀河證券等銷售機構也已成功辦理首單個人養老金基金業務。從首批個人養老金基金名單看,廣發證券已與對應基金管理人建立代銷合作關系,目前已上線代銷30余只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計劃后續全量上線。此外,廣發證券還將為客戶提供專業的資產管理服務及投資顧問服務。
此外,銷售機構已將相關后續工作提上日程。中國銀河證券未來還將不斷優化和改進“個人養老金專區”,提升客戶使用體驗,力爭幫助投資者實現個人養老資產的保值增值。華泰證券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將發揮券商投研專長,為投資者篩選適合的管理人和產品,并通過漲樂財富通平臺和投資顧問,持續輸出直播、短視頻等投教內容。
浦銀安盛基金認為,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發展和完善不僅有助于應對人口老齡化壓力,補充長期穩定養老資金,也將為資本市場帶來長期投資、繳費穩定的資金來源,利于我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談及未來基金公司的發力點,易方達基金首席市場官王駿建議,基金公司需不斷提高服務中長期資金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加強多資產配置能力建設,逐步豐富投資的資產類別,拓寬投資的市場領域,并提高資產配置方法流程的科學性、體系性;其次,結合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業務特點,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加強對產業、行業、企業的深鉆細研,提升投資研究的前瞻性、準確性;最后,健全風險管理機制,嚴格遵守基金合同約定的投資目標、投資策略和投資限制,保持清晰、穩定的投資風格,合理控制投資組合與業績比較基準的偏離。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