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今年前11個月,不少“頂流”基金經理的業績欠佳,僅有少部分權益類基金經理的業績可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375只基金產品斬獲正收益,45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益率超過10%,其中萬家基金黃海、金元基金繆瑋彬、英大基金張媛和湯戈等基金經理所管產品十分搶眼,前11個月收益率斬獲30%以上。
市場大幅震蕩
權益類基金收益率下滑
2022年A股市場結構分化明顯,市場大幅震蕩。從主要指數的市場表現來看,前11個月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跌幅分別為13.42%、25.23%和29.41%,科創50跌幅為28.46%。
從板塊來看,煤炭、石油、房地產等板塊漲幅較大,半導體、消費電子等遭遇“寒冬”,市場表現較差。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在剔除今年新成立基金后,今年前11個月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6%,整體表現跑贏滬深300、深證成指、科創50等部分主流指數。
若剔除指數型基金,在主動權益類基金中,股票倉位在60%以上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倉位在80%以上的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整體收益有所下降。
北京地區一位公募FOF基金經理對《證券日報》表示:“今年以來市場風格輪動較快,基金短期凈值大幅回撤,不少權益類基金經理面臨著較大挑戰,但從公募基金行業長期發展來看,堅持長期深度研究是公募基金斬獲超額收益的內在核心驅動力。從近期的基金業績來看,許多知名基金經理的業績‘回血’明顯,投資者可多一份耐心。”
“翻倍基”暫時消失
榜首基金斬獲64%收益
去年,部分基金經理用“電子設備+有色金屬+機械設備”的打法,在市場震蕩中尋找機會,使得“翻倍基”持續現身;而今年有所不同,沒有了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板塊強勢反彈的加持,直至11月底,主動權益類基金中仍未出現“翻倍基”的身影。
目前年內業績超過50%的權益類基金共2只。萬家基金基金經理黃海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基金從二季度開始就遙遙領先其他基金業績。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斬獲了63.55%的回報率,成為年內前11個月權益類基金業績榜榜首。另外,黃海管理的萬家新利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今年以來累計回報率為57.63%,是今年前11個月第二只收益超50%的權益類基金。
截至目前,今年權益類基金前三名產品的基金經理均為黃海,這也讓黃海成為2022年名副其實的“黑馬”基金經理,若按照往年業績變化規律,黃海基本鎖定了2022年冠軍基金經理的頭銜。
據記者觀察,黃海的投資風格大致有兩個特點:一是十分關注過去幾年機構低配的金融和周期行業中的優質藍籌,同時關注低估值和穩定分紅的公司。二是在堅定看好煤炭和房地產的投資機會后果斷重倉,從而在上半年斬獲亮眼的超額收益。
此外,今年以來業績表現較好的基金還有金元順安元啟靈活配置混合、英大國企改革主題股票、萬家頤和靈活配置混合A、中銀證券價值精選混合和華商甄選回報混合A,這些產品在今年以來均斬獲超過20%的回報率。
整體看,今年以來共有45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益率超過10%,375只產品斬獲正收益。
與去年相同,今年以來回報率排名靠前的基金中,大部分是規模較小的“小而美”基金產品。例如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基金在摘獲上半年業績冠軍的前提下,最新基金規模為18.22億元,英大國企改革主題股票的基金規模甚至僅為1.55億元。
展望后市,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認為當前A股處于底部區域,向下空間不大,而隨著經濟及企業盈利好轉,A股估值仍面臨著較大的修復空間。”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