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發行市場回暖,另一邊卻是公募基金出清加速。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月17日,按照發行公告日計算,2023年共有110只公募基金密集開啟發行。久違的“日光基”也再度出現,其中發行僅一天的國泰中證1000增強策略ETF募集金額達14.58億元。與此同時,年內也有40只基金面臨清盤,是去年同期20只的兩倍。
市場為何會呈現如此明顯的“冷熱不均”?隨著公募基金不斷擴容,未來將如何演化?
“日光基”再度現身
隨著近期市場回暖,基金發行漸有升溫之勢。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月17日,按照發行公告日計算,2023年以來有110只公募基金開啟發行,其中有54只權益類基金、38只債券型基金及偏債混合型基金、10只FOF基金、7只QDII基金和1只商品型基金。可以看出,權益類基金是年內發行的主流,占據半壁江山,其中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分別達23只和31只。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不少基金近期紛紛宣布提前結募。截至目前,年內共有40只基金宣布提前結束募集期,其中有2只為一天結束募集的“日光基”,有6只產品募集期在兩天以內。多數基金稱,為充分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保障基金平穩運作,決定提前結束募集。
具體來看,2月6日,國泰中證1000增強策略ETF正式啟動發行,僅一天該基金就宣布提前結束募集,是今年首只指數基金“日光基”。對此,國泰基金表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回暖,投資者情緒比較積極,新發產品募資環境比較好。公司在基金新發規模上一直有所控制,這樣建倉和投資都更靈活,避免首發規模過大對基金經理建倉和獲取超額收益帶來壓力,能給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投資體驗。
另外,華安基金也在日前發布公告稱,旗下產品華安鼎盈一年定開將提前結束募集,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3月6日提前至2月6日。華安鼎盈一年定開于2月6日開啟募集,此次募集期限也只有一天。
對于近期多家公司旗下產品提前結募,華林證券資管部董事總經理賈志表示,年初權益市場回暖,投資者對今年的A股普遍樂觀,對權益類基金的信心明顯恢復,相關產品會格外受到關注,也將持續為市場注入不少增量資金。許多基金公司近期宣布旗下產品提前結募,主要受市場行情和銷售進度比較好,提前達成募集額密切相關。
中融基金FOF基金經理趙楠表示,提前結募的原因有多種:一方面如果基金銷售進度較好,募集規模達到預期要求,為了盡快建倉運作,提前結束募集;另一方面,部分公司希望首發階段主動控制規模,避免規模過大給基金經理帶來業績壓力。
基金清盤也在加速
與此同時,基金產品清盤也在加速。據統計,截至2月17日,年內已有40只基金面臨清盤,是去年同期20只的兩倍。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年內共有40只基金面臨清盤,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和債券型基金的數量分別為14只、14只和8只,此外,還包括QDII、FOF、另類投資基金等品種。2017年至2022年,每年的基金清盤數量分別為109只、430只、134只、174只、254只和233只。
關于清盤的原因,有3只基金因觸發合同終止條款而清盤,有37只基金是經過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事實上,這些被出清的基金大部分規模都低于5000萬元清盤線。據統計,在40只被清盤的基金當中,只有寶盈中債3—5年國開行A、華安安禧靈活A、以及富榮富合一年定開這三只基金規模高于5000萬元,其余均在清盤線之下,最低的申萬菱信智量A規模僅5.46萬元。
興業證券指出,基金清盤這一制度對行業的健康發展好處頗多。首先,基金清盤有利于保護投資者利益,幫助投資者規避費率高昂的小規模基金以及運營不善的基金公司。其次,清盤機制常態化有助于基金公司將資源集中到優質產品的運營中,推進基金公司高質量發展。最后,基金清盤機制清理了無法適應投資者需求、經濟形勢變化或者政策監管要求的產品,維護了行業生態健康。
冷熱不均背后
優勝劣汰成常態化
而對于當前基金市場表現出來的較為明顯的冷熱不均狀態,有業內人士表示,近期權益市場回暖,在偏樂觀的情緒下,資金更愿意進場,基金公司發行明顯提速。而與此同時,在當下這個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優勝劣汰將會常態化,如果一只產品不能長期借助專業能力給基民帶來收益,最后很可能會被市場淘汰。
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認為,近年來,公募基金數量在逐年增加,產品規模也在不斷提升,隨著公募基金市場的擴容,基金清盤是必然會發生的正常現象。市場上業績較低、知名度不夠、投顧服務差、經營管理人實力弱、投研實力也不強的基金產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投資者拋棄,慢慢退出市場。這更類似于公募基金的新陳代謝。
第三方基金評價人士表示,從長遠看,基金公司需打造投研核心競爭力,不斷優化基金經理的考核機制,著力提升基金經理主動管理能力,為投資者提供風格特征鮮明、長期業績穩健的高質量產品服務。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