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三季報正在密集披露中。據《經濟參考報》記者初步統計,截至10月25日記者發稿,全市場已有近萬只基金產品(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下同)發布了三季報。數據顯示,盡管三季度A股市場整體較為低迷,但仍有四成基金權益倉位上升超2個百分點。從行業來看,公募機構對于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電子、電力設備與計算機行業持倉市值居前。
四成基金權益倉位上升超兩個百分點
今年三季度,盡管市場整體表現較為低迷,但基金產品整體依然保持了較高倉位的運作,且有多位基金經理選擇進行加倉。據Wind統計,截至三季度末,股票資產投資比例在90%以上的基金產品共有1730只,股票倉位在80%以上的基金產品則達到了3842只。
從倉位變化來看,三季度加倉的基金產品數量整體高于減倉基金。Wind數據顯示,18.84%的基金產品三季度股票倉位增長超過11.1個百分點;24.31%的基金產品三季度股票倉位增加在2.4個百分點至11.1個百分點之間。共有30.87%的基金產品股票倉位降低逾2.4個百分點,其余產品股票倉位則整體變動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股票資產倉位增加的不乏規模超過百億元的大中型基金產品。
例如,最新規模為112.77億元的興全商業模式優選,其股票投資倉位由二季度末的83.44%上升至三季度末的95.00%,倉位增長逾11個百分點。該基金由興全基金喬遷管理,今年以來的回報率為3.88%。
最新規模為131.21億元的廣發多因子,其股票投資倉位由二季度末的80.61%上升至三季度末的93.94%,倉位增長超13個百分點。該基金由廣發基金經理唐曉斌、楊冬共同管理,今年以來的回報率約為1.24%。
而富國基金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A,最新規模約為287.77億元,其股票投資倉位也由二季度末的87.13%上升至三季度末的89.35%,倉位增長約2.22個百分點。
多只基金重倉股獲加倉
Wind數據顯示,從目前披露三季報的基金產品來看,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電子、電力設備與計算機行業仍然是公募機構持股市值居前的五大行業,持股總市值分別為4151.49億元、3612.58億元、3264.18億元、2987.42億元以及1509.17億元。
不過,受市場因素影響,上述重倉行業的持股總市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中歐基金經理周蔚文指出,三季度市場整體走勢較為波折,7月的相對平穩被快速打破,一系列不利因素在悲觀情緒的放大下,市場經歷了較大幅度的下跌。8月末,在房地產相關政策的放松、印花稅的降低、再融資和減持進一步規范等政策的呵護下,市場短暫企穩,后重新進入震蕩格局。
在前十大重倉股方面,以持有基金數作為統計標準,Wind數據顯示,三季度公募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臺、寧德時代、瀘州老窖、五糧液、騰訊控股、中國平安、美的集團、立訊精密、中際旭創以及紫金礦業。
就持股總市值而言,三季度公募前十大重倉股名單則發生了一些變化,藥明康德、邁瑞醫療、恒瑞醫藥、招商銀行、山西汾酒躋身前十,而中國平安、美的集團、立訊精密、中際旭創以及紫金礦業則不在其列。
在上述基金重倉股中,有部分在三季度被公募機構減持,如寧德時代三季度持股下降655.27萬股,五糧液三季度持股下降819.42萬股,騰訊控股三季度持股數量下降1293.09萬股;不過,總體來看,加倉仍是三季度基金重倉股變化的主要節奏。例如,立訊精密三季度獲公募機構加倉20532.40萬股、紫金礦業三季度獲加倉20474.15萬股、中國平安三季度獲加倉13175.01萬股等。
機構看多權益市場
三季報中,部分基金經理表示,伴隨著政策不斷發力,未來經濟基本面將逐步企穩回升,權益市場或迎投資機遇。
“伴隨宏觀逆周期政策的持續發力,經濟基本面將逐步企穩回升,權益市場或迎來良好的投資機遇。”廣發基金經理劉格菘表示,新能源、汽車、電子等成長行業及公司在業績增長以及對股東回報的貢獻方面都有較好的表現。隨著宏觀政策逐步落地、經濟穩步復蘇、資金層面流出趨緩,估值分位與成長增速顯著不匹配的狀況會逐步改變,市場在經歷極端情緒宣泄后終會回歸理性。中長期來看,成長性標的的吸引力已經非常顯著。
“目前的環境下,不管是市場整體估值,還是具體到組合的大多數標的,投資成功的概率要遠遠大于過去三年中的其他時刻。”泓德基金副總經理、基金經理王克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投資者情緒和市場狀態是相互強化的,尤其在市場成交低迷時,這種關系更為明顯。在政策已經有力度很大的轉變后,市場運行方向的改變需要投資者看到經濟基本面有所改善。過去一個階段隨著庫存周期調整的結束,許多商品價格開始反彈,反映在PPI和企業盈利已經有所改善,在四季度將有機會迎來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王克玉認為,下一個階段組合在新興產業方向上,除了繼續關注TMT、化工新材料的機會外,還會重點關注在國際化領域取得顯著進展的汽車零部件、電池材料等企業的投資機遇。消費電子在新品集中推出和產業鏈庫存充分調整之后有機會迎來非常好的投資機會。另外在投資中也會繼續在穩健發展的基礎設施領域尋找性價比合適的標的,改善組合的波動特征。
對于新能源行業,國投瑞銀基金經理施成表示,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業績成長行業,在經歷了2022年的估值中樞下移,2023年盈利增速下降,整體市場預期處于低點,看好2023年-2025年能夠“兌現成長”的公司行情。目前部分制造業已經走到了供需關系的拐點,龍頭公司在行業大幅過剩的背景下仍有很強的盈利能力,預計未來在過剩的背景下,將首先擴大市場份額,之后再提升盈利能力。上游具備資源屬性的公司,由于其長期供應的速度限制,盈利中樞會持續上行。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11:12 | 九豐能源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8.9... |
11:12 | 多元化布局推動業務持續發展 偉明... |
11:12 | 第五屆消博會落幕 規模創歷屆新高 |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