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劉冬
2018年弱市之下,上海明汯投資管理公司(以下簡稱:明汯投資)的量化對沖和商品CTA產品有亮麗表現,CTA策略以40%收益率名列行業前茅,量化股票投資滿倉跑贏指數,成為去年少數仍在擴大管理規模的私募管理人之一。
國內對沖基金領跑者
裘慧明擁有投資經驗超過16年,歷任國外頂級對沖基金HAPcapital高級投資經理、Millennium投資經理(管理賬戶規模超過11億美元),還曾供職于全球頂級投資銀行德意志銀行、瑞士信貸投資銀行的自營量化交易部門擔任投資經理。裘博士擁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學博士、碩士學位,復旦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2014年創立明汯投資。
這位華爾街歸來的物理學博士正在成功復制海外量化模型。
“同歷次災年一樣,商品市場迎來一輪明顯的趨勢行情,明汯CTA高收益歸功于抓住了去年9月份以來的黑色系、農產品的大幅波動。CTA產品成為2018年平均收益最高的大類資產,再次證明CTA產品在大類資產配置中的重要性。”裘慧明說。
不過,裘慧明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去年在基本面因子上犯了些小錯誤,實際上我們對業績并不滿意,好在大部分產品依然給投資人帶來正回報。”
明汯投資專注于量化對沖投資領域,借助數據挖掘、統計分析和軟件開發能力,目前已成熟構建了面向多市場、多品種、多策略的程序化交易系統和資產管理平臺(涵蓋策略測試、策略配置、風險評估等)。
據介紹,目前股票投資規模最大,其次為期貨和期權。明泓投資目前已將大量機器學習的方法論應用于高頻交易和量化選股上,效果明顯,裘慧明表示未來還將在人工智能領域持續投入。
中性看待2019年
談及2019年股市展望,裘慧明并不看好整體大幅上漲的機會。
“第一,從外因看,自去年3月份中美貿易摩擦以來,雙方從合作變成競爭關系,該外部因素將長期存在。第二,從內因看,國內人均GDP收入達到1萬美元左右,如果希望向發達國家3-4萬美元邁進,則勢必要在高科技領域有所突破,而轉型不會一蹴而就,而且存在不確定性。60年代以后,真正從發展中國家成功轉型為發達國家的數量不多,韓國屬于一個。即便是在經濟政策、宏觀環境很理想的情況下,也將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同時高科技轉型還未完成的陣痛期。此外,上市公司債務水平過高,并且盈利能力在下降:2012年扣除銀行的上市公司平均ROE在12%-13%、去年8%左右,2019年預計在7%左右。因此,除非如同2014、2015年有大量資金流入,至少目前從數據來看不支持未來有大牛市。”
隨著MSCI指數、富時羅素指數以及近期公布的標普道瓊斯指數將A股納入其中,海外資金是否會成為推高股市的增量來源?裘慧明認為,外資入市資金量較難估計,而且諸如工商銀行、平安等藍籌股已在香港上市被納入指數。因此,雖然目前國際指數基金對A股處于低配狀態,未來將是緩慢流入的趨勢,但分散到每日、每個月的量很少,對A股交易生態不會產生巨變。
“如果房價進入緩慢下行通道的預期形成,從房地產撤出的資金反而是更現實的增量資金來源,當然還有社保、養老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他對記者表示。
不過以5-10年來看,裘慧明表示,由于國內擁有最大的工程師人群,再加上對發行機制的改革,長期看好中國經濟和A股,但近兩三年來看,貝塔的錢很難賺到,投資者需選擇能賺取阿爾法超額收益的團隊。
對于明汯投資未來規劃,裘慧明希望打造成被成熟市場認可的一流團隊。“第一步是先深耕A股市場。A股是全球超額收益最高的市場,如果A股都交易不好,美股更難出彩。長期來看,投研能力會重新回到海外市場,投資擴展到美國、日本、歐洲,甚至從現貨市場擴展到期貨等全球衍生品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明汯投資將推出以A股市場為主要投資標的的美元基金,由于海外的較低資金成本和較高的杠桿水平,裘慧明相信美元基金將為客戶的美元資金獲得滿意的回報。
21:58 | 招商局集團舉辦集團滬市公司集體業... |
21:58 | 比亞迪方程豹鈦3正式上市 |
21:49 | 星辰科技:第四屆監事會第七次會議... |
21:49 | 太陽電纜:第十屆監事會第十七次會... |
21:49 | 太陽電纜:第十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49 | 上海凱鑫:第四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49 | 華工科技: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8 | 藍科高新控股股東擬發生變更 將涉... |
21:48 | 眾智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九次會議... |
21:48 | 中信博:第三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 |
21:48 | 中信博: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 |
21:48 | 中金黃金: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