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
據不完全統計,世界前十大對沖基金已有半數在中國設立私募公司,國內有超過百家境外對沖基金設立的投資公司和辦事機構,對沖基金在國外雖然聲名鵲起,在國內卻低調而溫和。
近期《證券日報》記者專訪雪湖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自銘。這家中國人創立的對沖基金公司,投資也同樣聚焦中國,覆蓋亞洲市場,馬自銘更是首次接受內地媒體專訪。“我們主要投向在美國和中國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并于近年布局亞太地區,也有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投資國內A股市場。”馬自銘表示。
同股不同權改革意義重大
在中國公司選擇海外上市的同時,也有為數不少的公司選擇私有化回歸A股,在這一過程中,A股的市場環境也在發生著變化。科創板支持科技創新的效果已經初步顯現,設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允許符合科創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為處于發展中早期的科創企業提供了多樣化的融資渠道。
科創板還有一個顯著變革是允許發行AB雙重股權結構股票,這意味著在我國資本市場中奉行了近三十年的“同股同權”原則將被“同股可以不同權”新的原則所取代。從雙重股權結構股票發行在19世紀末的美國誕生之日起,學術界和實務界圍繞同股是否可以不同權的爭議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因為“同股同權”的限制,港交所在2014年錯失阿里巴巴的IPO,但伴隨著內地與香港兩地市場的融合,最終開啟了和A股一樣的深化改革之路。馬自銘于2017年中至2019年中擔任香港聯交所上市委員會成員,積極參與推動“同股不同權”公司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改革。
“香港地區的監管環境對于同股不同權有著顧慮,因此錯失了阿里巴巴5年前在港上市的機會。我2017年擔任上市委員會成員的時候,和大家一樣深感改革的重要,希望香港市場更有實力,能夠迎接中國新興科技公司發展的時代浪潮。之后小米成功上市,成為首支‘同股不同權’的港股,為香港金融市場翻開新一頁。”馬自銘講述。
即便是更為成熟的港股,也會對任何的改革措施采取謹慎的態度,直到某一事件或契機的出現,才讓改革進程得以加快,而A股的改革契機則落地在科創板。盡管“同股不同權”的第一股仍處于注冊進程,但市場對此充滿了期待。
投資科創公司要關注產業鏈
當前科技產業發展步伐加快,以智能科技為代表的新型高端產業增勢迅猛,美國的納斯達克匯集了全球頂尖的科創公司,其指數不斷攀上新高。中國的資本市場也不甘落后,對于科創公司的包容性和政策引導也在不斷增強,不斷吸納優秀的科創公司。
馬自銘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雪湖資本有專門的研究團隊專注于中國的互聯網和科創公司研究,并且有十分細致的研究劃分。“比如金融科技、人工智能、電子商務,不同的行業有自身特點,研究起來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專業機構的優勢,就在于投研能力。”在選擇投資標的過程中,馬自銘堅持兩點,一個是要研究透一家企業,另一個是看公司能否帶來生產效率的提升,比如創新成果帶來行業利潤率的提升比例,以及創新塑造的產業鏈是否能夠成立。
“拿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我的投研團隊一直有持續關注并追蹤其發展,但遲遲沒有做出具體的投資規劃,就是因為對新能源汽車能否成功替代傳統燃油車存疑。又比如近年中國新興的咖啡行業,我們也看了一年多了,對其商業模式及基本面的有效性仍在討論中。很多對沖基金在國內成立投資公司,也是為了能更好的了解中國的企業,尋找好的投資機會。”馬自銘說。
科創型企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將研發的產品與技術商業化,而是通過創新提升產業的效率,不論是通過商業模式創新還是通過技術創新,這一核心被馬自銘視為其投資的關鍵因素。他表示雪湖資本雖然在國內沒有直接投資,但也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長期持有高成長科創型企業。
中國也有對沖基金生存土壤
一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因為缺乏做空機制和相關金融衍生品,這一結構性問題限制了對沖基金的發展,也有一些對沖基金在國內開展量化投資業務,并把更多精力放在研究中國經濟環境和公司上。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力度不斷加大,從正式被納入MSCI,到入富,再到MSCI多次擴容,A股市場正在不斷融入國際市場,吸引越來越多國際資金的關注和青睞。
與此同時,對沖基金也借道QFII、香港H股、美國ADR股進入內地。近年隨著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開通,海外資本有了更加便捷的投資國內上市公司的渠道。“即便在中國資本市場無法進行對沖交易,但中國的公司成長性卻是不容忽視的。這些公司優秀的業績和市場表現,吸引著對沖機構的關注與投資。”馬自銘表示,面對中國優質的上市公司,對沖基金不愿意放過機會。
“雪湖資本主要投資地域是亞太地區,除了本土中國分析團隊,還有日本和韓國分部,形成亞太投研分析團隊。投資人選擇我們,是看重中國市場巨大的發展潛力,以及隨著近幾年亞洲經濟一體化的提高,進而對整個亞洲市場的重視。”馬自銘說。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閆立良)
21:58 | 招商局集團舉辦集團滬市公司集體業... |
21:58 | 比亞迪方程豹鈦3正式上市 |
21:49 | 星辰科技:第四屆監事會第七次會議... |
21:49 | 太陽電纜:第十屆監事會第十七次會... |
21:49 | 太陽電纜:第十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49 | 上海凱鑫:第四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49 | 華工科技: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8 | 藍科高新控股股東擬發生變更 將涉... |
21:48 | 眾智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九次會議... |
21:48 | 中信博:第三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 |
21:48 | 中信博: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 |
21:48 | 中金黃金: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