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9月18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規范創新行穩致遠——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公募基金論壇”在京召開。富國基金前董事長、凱石基金執行董事陳敏在此次論壇上表示:“公募基金的創新需要機制、需要環境、需要文化。從這個角度來講,基金行業創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大因素
引領行業合規文化建立
投資者之所以信賴公募基金,是因為公募基金對合規文化的持續追求。那么,公募基金良好的合規文化是如何形成的?陳敏認為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公募基金合規的“起點”高,二是長期持續嚴格的監管,三是基金公司內部重視合規文化。
陳敏表示,監管層在對公募基金行業籌建時,就很好的借鑒了西方成熟市場的諸多經驗,最初的法律與法規制度、業務規則甚至流程,都做了很好的定位,使公募基金一開始就具備制度規范的基礎。監管方面,在部分亂象面前,監管部門也毫不手軟,堅決處罰。公司方面,無論是考核還是培訓,公司都把合規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使得合規文化在員工團隊中已經深深扎根。
一個行業規范的合規文化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公募基金也歷經了時間與事件的打磨,在2000年基金行業被披露了一系列不合規事件之后的嚴格規范就是很好的例證。
陳敏坦言,“2000年基金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之所以在行業初期發生這類事件,其實跟當時行業缺乏規范意識或者還沒有形成合規文化密切相關。例如,早期機構投資者不好的習慣與做法、基金經理急于求成,都成為了早期行業存在不合規操作的內在因素。”
“但是,一個新生行業總會經歷一些波折,慶幸的是,公募基金本身對早期存在的行業問題非常重視,整改非常有效。這也促使公募基金市場在走向成熟階段中變得更加透明、更加自律。”陳敏說道。
公募創新之路
需要機制、環境和文化
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從稚嫩走向成熟,公募基金也在高速發展中不斷注入創新的動力。陳敏表示:“公募基金的創新之路,需要機制、需要環境、需要文化。”
在陳敏看來,公募基金自誕生起就與創新結緣,20多年來,公募基金每個時期的創新項目都得到了市場極大的鼓勵與支持。例如產品方面,無論是2001年的開放式基金、2017年的FOF基金、還是后來的定開基金,都受到了市場熱捧。
陳敏進一步提到:“這些創新產品都是基金各個團隊的每一位同仁不懈地付出所帶來的成果,對于行業發展非常重要。當然,創新也需要環境,多年來,銷售機構和托管機構都十分鼓勵和支持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潛力的公募基金公司,這對行業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所以,公募基金的創新更需要機制、需要環境、需要文化。從這個角度來講,基金行業創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創新仍將是基金行業永恒的主題,沒有創新就沒有行業的發展。”陳敏如是說。
展望未來,陳敏強調,面對未來公募基金業發展的挑戰與機遇,公募基金要有底蘊和遠見,只有具備底蘊和遠見,并做了充分準備的機構,才能抓到機遇,分享機遇。
“我們依然任重道遠,祝愿中國基金業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陳敏堅定地說。
(編輯 張偉)
21:58 | 招商局集團舉辦集團滬市公司集體業... |
21:58 | 比亞迪方程豹鈦3正式上市 |
21:49 | 星辰科技:第四屆監事會第七次會議... |
21:49 | 太陽電纜:第十屆監事會第十七次會... |
21:49 | 太陽電纜:第十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49 | 上海凱鑫:第四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49 | 華工科技: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8 | 藍科高新控股股東擬發生變更 將涉... |
21:48 | 眾智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九次會議... |
21:48 | 中信博:第三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 |
21:48 | 中信博: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 |
21:48 | 中金黃金: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