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信用事件持續發酵,短期內就有多家公司陸續發生債務違約。違約事件的出現集中在民企,但覆蓋面積較大。從投資機構來看,“踩雷”機構涉及公募基金、銀行、保險等。從債券評級和金額來看,出現AAA級債券違約的現象,也出現違約金額達到百億以上的情況。
在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施同亮看來,民企違約本不是件新鮮事,近幾年也時有發生,但今年覆蓋范圍廣泛,加上政策環境的收緊,對債市影響較大。
施同亮分析指出,本輪債券違約集中出現,首先是因為信用環境的收緊。政策從去年的降低金融杠桿已經過渡到今年的降低宏觀杠桿率、結構性去杠桿階段。信用投放的基調偏緊,針對融資的監管趨嚴。其次,金融機構負債增長緩慢。再次,融資結構調整帶來對應產業的短期不適應。第四,地方政府融資受到限制。
對于年內的信用風險,施同亮認為,目前已經處于風險偏好較低的位置,市場上AA券種利差大幅走擴,AAA品種受到追捧,而且不斷有風險事件的傳聞出現。他相信,系統性風險不會爆發,預計政策在必要的時候會出現微調。但在此之前,由于目前信用違約的發展并未失控,未來信用風險的演化仍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年內可能會長期發酵,仍需嚴格防范信用風險。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