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節后,市場畫風突變,滬指接連跌破3600、3500、3400點,前期持續上漲的熱門賽道、白馬龍頭齊齊下跌,突然就不香了……
行情調整超過預期,大多數權益基金凈值也持續下挫,讓去年四季度和今年年初跑步入場的新基民們交了“學費”,也承受著本不該承受的難熬心情。明明想靠買基金致富的,結果入市不利,遭遇人生第一次大跌。
理財之路難免坎坷,作為過來人,我們給“韭零后”們整理了幾點成熟的投資小建議。
01
基金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不少新基民只見識到2020年基金的上漲行情,卻沒有經受過下跌的考驗,誤以為基金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但出海的船沒有不經歷風浪的,在資本市場里,漲漲跌跌本是常事,基金漲跌也很正常,最優秀的基金也沒有一直上揚的凈值曲線,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背后主要投資股票市場,A股震蕩,基金凈值也會有起伏。
對新基民來說,基金凈值回撤并非全是壞事,經歷一次下跌,恰恰給我們上了一節投資風險教育課,的確很多人買的產品并不與自己可承受的風險匹配,看到一些過往收益高的股票基金就一頭熱扎進去,卻忽略了風險是投資的副產品,市場下跌,可能要承受基金10%到20%的虧損。通過這次調整,不妨多問自己幾個問題:
持有基金當前的虧損是我能承受的嗎?
買入的基金我了解嗎?認可嗎?
基金損失的金額,會影響我正常的生活嗎?
及時的反思審視,幫助我們重新梳理自己的投資組合,評估自己真實的風險承受力,剔除糟粕,留住精華,真正篩出適合自己的產品。對基金產品充分了解并接受了,我們才可能長期相伴。
02
不要去猜測未來市場是漲是跌
對于“涉世未深”的基金小白,最想知道“什么時候漲,基金什么時候賺錢”,小編勸你放棄吧!最好的機會我們往往事后才得知。其實猜市場漲跌、精準擇時,這屬于超綱題,小編做不到,巴菲特、索羅斯做不到,同時基金經理們同樣也做不到!
先鋒集團統計歷史數據顯示,在2013年-2019年期間,滬深300指數日回報≥3%占48天,而日回報≤-3%也有45天,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差不多時間前后發生的。總而言之,除非你可以預見未來,否則短期擇時交易是很難幫助你取得投資成功的,如果投資者在大跌后立即賣出資產,有可能會錯過隨后的反彈機會。
(統計時間:2013/1/1-2019/12/31)
長期看,投資本質上賺得是企業盈利增長那部分錢,即便我們僥幸靠某次擇時賺到了,大概率也會在下一次的擇時輸掉。與其猜市場是漲是跌,不如把資金托付給專業的基金經理,讓他幫我們把握國家經濟環境變化,選擇長期確定性高、基本面良好的板塊進行投資。
03
對優秀的基金經理給予足夠的信任
市場震蕩期,恰恰是一個很好檢驗基金經理管理能力的時間窗口,投資者可以借此做好“投后管理”,關注基金經理過往的業績表現、觀察基金經理較長時期相對業績比較基準的超額收益是否持續、過往市場下跌時的回撤修復能力等,另外還要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我們只有充分了解基金經理、理解他的投資邏輯,才能給予足夠信任,給績優基金經理更長時間進行基金運作,相信他們能在社會的轉型變革中抓住時代的投資機遇。
統計數據顯示,在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下,主動型基金經理管理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下跌50.2%,中美影響下的2018年,這類型基金也平均下跌23.98%,但經歷這兩次大跌市場的基金中,仍有94%的產品從2008年持有至今獲得了正回報。(來源:wind,2008/1/1-2021/3/9,選取wind-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分類,共172只參與統計)
沒有一位基金可以持續長虹,再厲害的基金經理也擋不住市場風險,經得起時間和行情考驗的基金經理是非常難得的,在配置上是值得重點關注。
04
任何時候別忘了給自己留筆現金
閑錢理財!這是指生活必需費用以外的富余資金,一般來說,如果新基民購買債券基金,需做好持有一年以上的準備,如果投資者買股票基金,最好拿你三年不準備用的閑錢來進行投資。
基金投資本來屬于理財的一種工具,手上有現金的好處在于,雖然市場大漲時,賺的沒有別人多,但市場下跌時,手握“余糧”心不慌,不至于因基金虧損的金額影響正常生活,慌忙割肉離場,而錯過后期市場反彈的機會,長期看,我們大多數人賺取的是適中穩健的錢。
05
一開始少投點,慢慢加倉
我們可以先用小額資金進行嘗試,不用一下子投入太多。
對新基民來說,可以考慮先從較低風險的產品、簡單的投資方式接觸起,比如從風險相對較低、但也能把握市場上漲收益的二級債基、偏債混合型基金開始投資起,了解風險和基金相關知識之后再開啟偏股基金的投資也不遲。
除此,即使是一筆可投資的閑錢,也能分批多次投、慢慢買入,這樣也是幫我們分散投資風險。此外基金定投也是分批買入的一種方式,每期投入的金額固定,無需糾結加倉還是減倉,市場下跌時,還能多多積累便宜份額,拉長時間看,分攤了投資成本,也避免了擇時煩惱。
(文章來源:中歐基金)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