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曹雯璟
10月以來,新基金發行近百只,其中,多家頭部基金公司扎堆發行消費類基金。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逐步度過壓力期,消費板塊明年或迎戴維斯雙擊,消費賽道有望成為全市場新的投資主線。
頭部公募密集布局
消費類基金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10月新基金發行達93只(A/C份額分開計算),其中僅10月18日就有23只基金同時發行,月底前還有41只基金等待發行。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包括博時、富國、匯添富、華夏在內的多家頭部基金公司扎堆發行消費類基金,單10月已有12只消費主題基金密集發行,而第三季度消費主題基金發行數量也就18只。
10月21日,華泰柏瑞中證滬港深品牌消費ETF、西藏東財中證食品飲料指數增強、國泰中證消費電子、富國中證消費電子即將發行。此外,10月26日,易米國證消費100指數增強開始募集;11月3日,長城健康消費即將發行。
在已經發行的消費類基金里大部分為ETF產品。例如,10月12日和10月15日,博時基金發行了博時國證龍頭家電ETF、博時時代消費兩只消費主題基金。10月11日,匯添富中證滬港深消費龍頭、招商中證消費電子ETF、華夏中證細分食品飲料產業ETF,以及天弘和平安的中證滬港深線上消費ETF等5只消費類基金開始募集;10月8日,南方國證在線消費ETF發行。
滬上一位大消費主題基金經理表示,一般來說,四季度是資金提前布局次年投資機會時間窗口期,目前基金公司扎堆發行消費類基金,反映了基金公司對明年消費行業的積極態度。
博時基金權益投資三部總經理助理兼基金經理沙煒稱,A股近幾個月輪動較快,各個板塊此消彼長,蹺蹺板效應明顯。今年以來以“茅指數”為代表的核心資產下跌較多,目前基本面尚未看到上行改善趨勢,但估值已有一定吸引力,會有資金去博弈明年景氣好轉和估值切換。
頂流基金經理扎堆調研
不少消費公司也獲得基金經理的扎堆調研。東鵬飲料日前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該公司在9月組織的特定對象線上交流活動中,共計羅列了47個參與對象,包括張坤、付浩、王元春、傅友興等多位管理規模超過兩百億元的基金經理。此外,朱少醒、胡昕煒、王園園、王克玉等多位百億基金經理,以及安本資產、富達國際、摩根大通資管、高盛資管外資機構和淡水泉、凱豐投資、千合投資等私募機構也參與調研東鵬飲料。
談到消費行業的發展趨勢,嘉實大消費研究總監吳越表示,消費是永恒的賽道,無論是中國還是海外市場,在權益資產里面最優秀的就是消費。消費有兩個很強的屬性,一是滾雪球,二是復利。由于消費行業核心壁壘不受經濟周期、科技周期、成本周期的影響,更有利于龍頭公司積累競爭優勢,產生寡頭壟斷。這種品牌帶來的壟斷通常壁壘更高,定價權更強,所以消費行業非常容易產生長跑冠軍。
展望后市,吳越認為,消費和硬科技的劇烈分化在2022年估值和景氣差異有望回歸,特別是必選消費板塊隨著壓力期的度過,明年不排除存在戴維斯雙擊的機會,如果出現反轉,消費賽道有望成為全市場新的投資主線。
匯豐晉信消費紅利基金經理范坤祥表示,疫情逐漸平穩下來之后,前期受壓抑的需求會逐步釋放,某些線下社交活動已持續承壓兩年,投資者對于相關公司的盈利預期很低,業績風險較小,未來存在預期反轉的可能性,如餐飲、酒店、航空、物流等。2021年消費品面臨的成本壓力很大,往后存在壓力減輕或向下傳導的可能性。大眾食品里的龍頭公司、家電企業、乘用車等有望在明年迎來毛利率的改善。同時,關注創新藥和醫療服務器械等相關領域的投資機會。
天弘基金認為,經歷了長達5年的牛市行情,大消費板塊今年以來表現較弱,處于盤整階段,消費品的投資不是往年的普漲行情,選股變得更為重要。對于后市,繼續看好高端和次高端白酒、其他食品飲料、輕工、農業、醫藥、免稅等細分行業中的龍頭公司。一方面,中國的消費行業兼具確定性和成長性,中國在食品安全、消費品品質上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是成長性的來源;另一方面,有品牌積淀的企業能形成強護城河,品牌是產品品質與客戶信賴的表現,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積淀。從半年報來看,以白酒行業為代表的高端消費品要比大眾消費品好很多,高端、次高端白酒的需求只是因基數原因增速放緩,但需求總體比較健康。
中歐基金認為,在經歷半年的調整后,消費行業整體估值已回落至過去5年均值。雖然基本面受經濟下行影響較多,但中長期仍具配置價值,且為公募基金重點關注行業。若考慮到消費板塊相較科技等其他賽道的相對估值優勢,建議關注其中的食品飲料和家用電器等行業在四季度的估值輪動機會。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