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開市之際,近日,華夏基金基金經理顧鑫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北交所的設立是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次重大改革,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又邁出關鍵一步,具有深遠的意義。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交所,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北交所的設立有望極大地提升新三板市場的服務功能,更高效的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促進科技與資本融合,為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重大支持,北交所有望成為專精特新企業的融資平臺,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華夏基金基金經理顧 鑫峰
公募基金提供便捷投資工具
對于數量眾多的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公司來說,北交所的設立讓他們有了更好的出路;同時,借助于北交所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中小企業。顧鑫峰表示,通過更好的上下打通,北交所將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上市,從源頭上解決“活水”的問題。
顧鑫峰表示,對于公募基金而言,北交所的設立擴大了可投范圍,增加了可選項。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準入門檻較精選層大幅下降。此前,個人投資者參與新三板精選層的準入門檻為100萬元,而北交所成立后個人投資者準入門檻為“開通交易權限前20個交易日日均證券資產50萬元+2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同時,北交所主題基金的推出,將進一步降低參與的準入門檻。“北交所主題基金的購買門檻常常是1000元起,有的甚至是1元起。可以說,北交所為投資者提供了‘一鍵買入’北交所優質企業的‘直通車’,便于投資者高效、低成本地分享新三板深改的發展成果。”
顧鑫峰認為,目前北交所對于公募基金來說,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機會:一是政策改革機遇,讓獲取跨市場估值差價成為可能。北交所精選層推出前,公募旗下三板產品屬于“三類股東”,很多公司申請IPO之前對“三類股東”進行清除,使得無法在三板投、在A股退。改革后,公募基金可以投資精選層,同時精選層滿一年后符合證監會和交易所規定的基本上市條件可以直接轉板去滬深交易所。最新的政策使得在三板投、在A股退出成為可能,跨市場的估值差價具備較高的投資吸引力。
二是從估值角度,北交所精選層企業估值明顯低于科創板、創業板。精選層輔導公司的市盈率(TTM)主要集中在30倍以下,數量占比達61.76%,而科創板公司的市盈率(TTM)集中在30倍-90倍區間內,合計占比達56.25%,創業板公司的估值主要集中在60倍以下,合計占比74.19%。精選層、科創板、創業板公司市盈率(TTM)中位數分別為21倍、46倍和37倍。新三板市場以往因為流動性壓制,估值遠低于科創板與創業板,北交所將資金門檻從100萬元進一步下調至50萬元,與科創板齊平,參考新三板的歷史數據以及科創板的成功先例,估值有望穩步上升。
三是目前北交所精選層三季報已經全部披露,在凈利潤方面,精選層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速為33.33%,明顯高于主板和創業板,增速呈現上升態勢。盈利公司數量方面,精選層公司僅2家虧損,盈利企業占比97.06%,同期A股盈利企業占比為86.49%。隨著新三板的發展和北交所的設立,展望后續新三板的融資功能將有望進一步提升,其中經營較好的企業有望在資本的助力下迎來較快的增長。
四是在行業分布上,新三板精選層的行業分布于材料(48.7%)、工業(25.0%)、信息技術(11.3%)等高成長產業,有望孕育一批大市值公司。
以中觀行業景氣度選擇賽道
北交所的設立給公募帶來了更多投資機遇,公募則可以通過更好優選標的,助力投資者把握精選層的投資機遇。顧鑫峰表示,目前對北交所精選層的整體投資邏輯是以中觀行業景氣度選擇賽道,自下而上選擇個股;同時,結合中觀產業趨勢,選擇未來3年較高景氣度板塊。
顧鑫峰介紹說,結合行業空間,優選“長坡厚雪”行業,還會關注競爭格局,優選具備細分領域絕對優勢或一超多強格局下的企業;會關注企業壁壘,通過詳細調研,考核企業在研發、客戶、服務、管理等層面是否建立壁壘或者具備建立壁壘的潛力;會關注企業文化、員工激勵、業界口碑等企業軟性條件;此外,也結合企業估值作為權衡依據。
據悉,華夏夏金作為首批全國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多年以來一直積極參與和支持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早在2020年6月12日就成立了首批新三板概念基金,以精選層個股為重要的投資方向,截至目前,成立以來的相關基金累計凈值增長率達到46.52%,超越基準收益率17.99%。
顧鑫峰表示,針對北交所的設立,公司已經將相關上市公司按照行業劃分給行業研究員進行研究、覆蓋;團隊方面,已經安排專門人員研究跟蹤相關政策和動態。產品方面,已經申報了北交所主題基金——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期開放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未來也不排除推出其他以投資北交所為主要特征的產品。
(編輯 田冬 喬川川)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