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在今年以來成為一個熱詞,不僅資本市場燃起一陣“概念之火”,實體企業也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近期,工信部公示了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72個項目被遴選為試點,國家也對工業互聯網寄予了制造業轉型升級新引擎的厚望。在這份試點名單中,美的集團(000333)旗下的“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赫然在列。今年10月,美的剛剛發布了全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M.IoT,成為國內第一家自主開發、兼備“制造業知識、軟件、硬件”三位一體,且實力領先的完整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商。
作為一家有著50年歷史的家電業巨擘,美的集團如何理解工業互聯網?公司為什么要切入這一領域?工業互聯網將如何改變制造業的形態?近日,美的集團副總裁、首席信息官(CIO)兼IT總監張小懿做客證券時報·e公司微訪談,以工業互聯網為主題展開了交流。
科技驅動
談及美的推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初衷,張小懿坦言是科技發展的趨勢推動:“以前做電器,買回去能用就好,不會想到讓它去聯機,跟人互動。但是從前幾年開始,隨著科技發展,大家發現,需要跟電器有更多的交流,于是,我們就成立了IoT平臺。”
做電器的交流,第一步就是把人和機器連接起來,協作互動,給消費體驗一個大幅提升。在技術落地的過程中,一些此前沒有想到的新場景浮現出來,那就是在工廠生產中,將人與機器連接起來。“美的工廠前幾年跟絕大多數制造企業面臨的挑戰是一樣的,產品品質要越做越好,效率要持續不斷提升,工人工資每年都在增長,壓力不小。”張小懿表示,但現在的年輕人,對一些環境較差的工作不太愿意干,公司不得不借助機器人、機械設備和數字化技術提升效率的同時提升品質,一些比較臟亂、環境差的活讓機器去干。在一系列布局機器人、布局自動化及軟件的智能化升級過程中,美的工業互聯網的雛形由此形成。
對于目前市場上對工業互聯網不同的定義,張小懿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真正的工業互聯網必須打通了研發端、生產設備端、供應鏈端、業務端、物流端和用戶端,才能真正做到“零”庫存生產、100%物流追蹤管理和“單”個起訂的C2M定制。過去制造業的大部分流程,如研發、供應鏈、生產、物流、銷售及售后,都是和消費者割裂開的,而“美的集團”版工業互聯網的終極目標,就是通過實現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讓整個產業鏈閉環以客戶需求為中心高效運轉。
重新定義“黑燈工廠”
如今的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達到怎樣的水平?張小懿告訴記者,一間注塑車間經歷一系列的工業互聯網改造后,原材料庫存能夠減少80%,智能裝備提升生產整體效率17%以上,故障響應時間縮減80%,故障率減少36%,停機時間縮短57%,品質也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工廠的檢驗成本下降55%,外觀檢測精度上升80%;以往需要人工24小時監控的烘干機、色母機等設備,由于改為智能預警,異常響應時間縮短75%,黑點率和色差率也有效降低。
為了更形象地介紹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功能,張小懿以美的內部正在試點的兩家工廠向記者舉例。一是微波爐核心部件磁控管的工廠。過去微波爐車間一直是公認的勞動力最密集的車間之一,但現在已然發生改變。用張小懿的話說,美的微波爐磁控管工廠已經重新定義了“黑燈工廠”。過去,制造業普遍推崇“黑燈工廠”的概念,就是把燈關了,不用人干預,全自動化生產照常運轉。但在這一過程中,數據的收集依然是痛點,仍需要人工在“開燈”的條件下采集數據。而美的磁控管工廠卻能夠實現車間內、生產線上各個環節所有數據信息的實時采集,在“黑暗”中也能掌握一切信息動態。在張小懿看來,這才是一個全新意義的全自動化工廠。包括外部供應商,通過協作云全部連接起來,從進料、材料輸送到每臺設備的運作,都已經實現互聯。供應商知道什么時間點必須把料送到哪一個卸貨臺上,就連來料的品質,工廠都可以實現自動檢測。
第二個例子是位于廣州南沙的家用空調智能工廠。在這個工廠內,公司將絕大部分的品質檢驗的崗位,都替換成了AI智能檢驗,實現了在質檢流程上的全部自動化。
開放平臺
張小懿指出,通過軟件和硬件協同,聯通七大環節,美的集團現有的云平臺已經可以支持全球40多個基地生產和運作1萬多種產品,能夠為多層加工、復雜加工提供靈活的解決方案。同時,美的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不再僅僅應用于自身,旗下獨立公司美云智數已向其他行業和公司輸出成熟產品與解決方案。
“我們內部做工業互聯網,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一年研發的投入就有幾十個億,還走了不少彎路。如果每個企業都要自己去試,那么成本會非常高,所以希望我們的試驗成果能夠推廣到別的企業,不要再走這個彎路。”張小懿表示,“中小企業很難承受這么大的投入,但如果他們希望跟上工業互聯網的步伐,去改造他們的工廠,實際上有更便宜的解決方案,我認為上云、上平臺對他們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可以借助先進工業互聯網企業已成型的一些產品和云服務。”
事實上,相比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只能提供電子或者單一行業的工業互聯網供應商,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能覆蓋電子、流水線及離散制造等其他領域。而這也得益于美的過去50年在制造業發展中豐富的經驗,無論是注塑、鈑金,還是裝配、電子等各項生產流程都了如指掌。目前,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客戶已經囊括國產汽車品牌龍頭長安汽車(000625)、中國最大的電動工具廠商寶時得、零售業龍頭永輝超市(601933)等。
張小懿告訴記者,目前美的工業互聯網對外的服務集中于子公司美云智數。“美云智數的產品系列現在也非常全面,有大數據、有智能制造全價值鏈的軟件,也有HR管理、費用管理這些軟件、移動平臺等。現在我們整合之后,美云智數這些軟件能力已經全部整進了工業互聯網這個大平臺。”另一方面,美的2016年成功并購的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也為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了不小的助力。據張小懿介紹,庫卡旗下的VisualComponents仿真軟件是全球最頂尖的仿真軟件之一,該軟件已經在公司內部全面啟用,占據了仿真軟件的制高點。不僅如此,工業互聯網中有一個核心的連接鍵——智能網關,而庫卡擁有世界頂級的智能網關技術,美的在其基礎上做了改進,形成了美云智數的智能網關。不僅能夠實現一系列最先進的功能,而且性價比還非常突出,為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競爭力帶來很大提升。
作為“工業4.0”概念的誕生地德國,同樣也有一些企業開始對外推廣工業互聯網的模式,但在中國市場卻或多或少地遭遇了“水土不服”。張小懿認為,這些企業主要專注的是大的框架。例如空客、波音這些企業,更多考慮的是總裝以及全球供應鏈協作的這一層,不需要考慮非常詳細的部裝工廠的應用。“但相比之下,中國制造行業的復雜程度非常高,我們的核心能力更多在于部裝及零部件加工,直接將海外的經驗灌輸給中小企業是比較困難的,應該貼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實實在在地把這些部裝、零部件加工的一些過程考慮進去。”
21:18 | 友訊達: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股... |
21:18 | 溢多利:截至2025年4月10日股東總... |
21:18 | 意華股份:公司暫未與小米汽車開展... |
21:18 | 易成新能: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 |
21:18 | 依依股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00... |
21:18 | 雪峰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雪峰科技:第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監事會第十二次會...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監事會第十九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 |
21:17 | 維遠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五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