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證指數公司統計,2017年A股市場共有2438家上市公司進行現金分紅,占全部上市公司的75.5%,分紅總額8050.24億元,較2016年有較為顯著的提升。
中證指數公司認為,分紅的改善與監管層的持續促進以及上市公司自身盈利能力的改善密切相關。2017以來,證監會對長期不分紅上市公司的“嚴肅處理”以及對“高送轉”上市公司的“密切關注”,表明了監管層鼓勵上市公司進行現金分紅的決心。同時,2016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逐漸企穩,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也由負轉正,并維持在較高的增長水平。特別是自2015年底的供給側改革推行以來,上游周期類行業盈利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的改善促使其分紅能力和分紅意愿也有所提升。
高成長公司分紅比例高
據中證指數公司的研究,2017年實施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行業分布前五位依次是信息技術、金融地產、工業、醫藥衛生和可選消費行業;分紅數量占比最低的行業為能源行業。高成長行業分紅家數占比高于傳統穩定行業,創業板和中小板的分紅家數占比要顯著高于滬深主板。對此,中證指數解釋稱,主要由于我國市場目前采用的是“半強制”分紅政策,即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與其過去3年的現金分紅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信息技術等行業的公司多具高成長屬性,對再融資需求更為迫切。
而從股利支付率角度來看,全市場分紅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的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37.05%以及30.12%,市場整體的股利支付率為28.61%,這表明A股市場整體上發放的是“門檻股利”,即“30%”的股利支付率。從行業來看,沒有顯著差異,排名相對靠前的依次為主要消費、公用事業、原材料以及能源等行業,排名相對靠后的主要是信息技術以及電信業務行業。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信息技術等成長型行業對再融資的需求較為迫切,雖然進行現金分紅的家數占比較高但股利支付比率較低,分紅的動機也許主要是為了再融資的需要。
從分紅持續性來看,過3年、4年、5年以及6年連續進行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家數分別為1577家、1347家、1232家以及1054家。連續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主要分布在信息技術、工業、醫藥衛生、可選消費以及金融地產等行業,從板塊上區分則主要分布在創業板和中小板。同時,雖然國有企業的股利支付率略高于民營企業,但民企過去3年連續現金分紅的家數和各自占比都顯著高于國企。
與連續分紅公司相反,A股市場過去3年、4年、5年以及6年未分紅的上市公司家數分別為513家、450家、416家以及382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數量的比例在10%-15%之間,相對較少。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電信業務、原材料和主要消費行業,行業內占比維持在20%以上。金融地產行業連續不分紅的占比最低且相對比較穩定,維持在10%左右。綜合來看,常年不分紅的上市公司還是比較偏向傳統行業,此類行業由于發展進入成熟甚至衰退階段,對再融資的需求不是那么迫切,因此對于分紅的動力和意愿就相對較低。
連續分紅公司更受追捧
A股市場分紅情況的日益改善,與監管層的大力推動和引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據中證指數公司的統計,近幾年A股市場上市公司分紅家數占比都穩定在70%-80%,總體上已經告別“鐵公雞”的形象。而近年來相關公司股票的市場表現則顯示,在價值投資漸受重視的背景下,分紅意愿和分紅能力更強的上市公司,正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青睞,其市場表現也更佳。
從中證指數公司發布的相關紅利指數可以看出,自2016年初以來,紅利相關指數走勢良好,各指數在2016年和2017年相對于中證500與中證1000等中小盤指數都有較為顯著的超額收益,其中紅利潛力指數在過去連續3年相對滬深300具有顯著超額收益,2017年的收益更是達到了60.67%。
中證指數公司表示,“紅利”作為投資者的確定性收益,代表著上市公司在盈利的同時注重投資者回報,是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應該具備的特征。從上述相關分析也可以看出,連續分紅上市公司的成長能力和盈利能力整體上都要顯著優于連續未分紅上市公司。因此,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連續分紅的上市公司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這種積極現象的出現,與長期資金的流入和投資者結構的改善密切相關。中證指數公司表示,隨著以QFII、社保和保險為代表的長期資金的持續流入、滬港通和深港通機制的陸續開展、海外資金配置A股更加便利,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將更趨完善,進而使得那些連續高分紅的優質龍頭股票持續受到市場的青睞。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