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月1日,中源協和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18年1月31日收到大股東德源投資關于增持公司股份的通知,德源投資計劃以自有資金,自2018年2月2日起6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增持不少于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2%,且不超過3%。
德源投資稱,增持行動是基于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及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同時以增持行動提升投資者信心,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大股東承諾,在12個月內不以任何方式減持本人所持公司股票,
本次增持計劃未設定價格區間,德源投資稱將基于對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判斷,并根據公司股票價格波動情況及資本市場整體趨勢,逐步實施增持計劃,其提振市場信心的意愿強烈。
龔虹嘉同步增持
與大股東德源投資同時宣布增持的還有中源協和正在收購的上海傲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股東——深圳嘉道成功投資企業(有限合伙)執行事務合伙人委派代表龔虹嘉。龔虹嘉將以個人身份,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增持不少于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3%,且不超過5%的股份,增持也將在6個月內完成。龔虹嘉對中源協和的加持也是提振市場信心的一個因素。他在海康威視二股東的位置上一坐就是16年,成為這支股票的定海神針。
按照目前的交易規則,如果發出增持承諾就必須要履行。德源投資和龔虹嘉增持股份最低也將占到已發行總股本的5%,按照中源協和目前3.86億總股本計,增持股份約為1930萬股,假設以2月1日收盤價19.75元的價格增持,需要的資金量也在3.8億,對市場的影響力度不小。
在不考慮配套融資的情況下,大股東德源投資的股份將由21.10%下降到18.42%。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中,中源協和擬向包括德源投資在內的合計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5億元,其中,德源投資擬認購不超過2.5億元,大股東的持股還會有所上升。此次增持股份在提升市場信心的同時,也是強化大股東控制力的一個舉措。
根據前期發布的重組報告書,在完成收購上海傲源后,嘉道成功將持有中源協和10.16%的股份,與德源投資的持股比例就很接近了。龔虹嘉則明確承諾,增持后并不謀求在中源協和中的實際控制權。顯然作為戰略投資人,這他對中源協和的一種認可。
折價受讓生物醫藥公司
今年1月5日中源協和公告稱,已與深圳嘉道成功投資企業(有限合伙)、王曉鴿等簽署《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協議》,公司擬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其所持有的上海傲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這家從事基因合成、蛋白表達純化、抗體制備等生物技術的生物醫藥公司估值約12億元。
歷時近3年,中源協和在多次進行外延式擴展遭遇挫折后,再次啟動了收購上海傲源行動。這是中源協和第三次對上海傲源的收購,只是交易對手方由之前的嘉興中源變成了深圳嘉道成功投資企業(有限合伙),被稱為“中國最優秀的天使投資人”的龔虹嘉則是嘉道成功的執行事務合伙人代表。他最成功的投資案例要算是海康威視(SZ,002415)了,16年間,龔虹嘉的累積收益超過2萬倍。
雖然中源協和是以低于前期估值近四成的價格收購資產,兼有著名投資人龔虹嘉的加持,不料復牌后卻出現補跌走勢。中源協和股票在1月19日復牌后,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市場似乎對中源協和的信心不足。加之近期市場投資偏好向大盤藍籌轉移,科技概念股受到冷落。加之從2017年開始的金融去杠桿,使得信托資金等高比例配資的資金從市場撤資,加劇了資金面的緊張。
執著于精準醫療產業
中源協和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李德福是中國最早投身房地產的一撥民營企業家。早在1993年就創立了房地產公司,并早早就成為天津市地產界的領軍企業。而在1993年,恒大地產的許家印一家7口人還擠在深圳一間客廳,當一家貿易公司的小老板。當許家印已成為中國首富,當房地產在20多年間變成中國經濟最無法言說的一個產業的時候,李德福當年卻要偏要跳出從房地產,一步跨入生物醫藥領域。他一直認為,應該是生命科學產業而不是房地產才應該代表中國未來,技術驅動才應該是國家發展的源動力。他也看到在國外,這一領域的不斷突破,昭示了精準醫療在中國的發展前景。但對細胞+基因的生命科學爆發式增長寄予厚望的李德福,這些年一路走來卻總是處處遇阻,每每左沖右突,卻經常把自己置于市場的險境。他為了不至因收購失敗影響到上市公司,把對投資人的擔保責任由大股東來承擔,以保證上市公司還可以正常運轉。產業政策、資本市場、技術走向、企業人事,每一不確定因素都在不斷消耗著企業的資源和管理人的心性與意志。
中源協和不是要面對國家對干細胞產業化的政策限制,就是收購資產時競爭對手橫空出世,或是遇到“魏則西”式的“黑天鵝”事件,再或是投資人間對資產估值看法出現分歧,中源協和以并購基金做外延式并購的嘗試屢遭挫折。
包括之前出于戰略布局考慮的對外投資,也有很多人都不表示理解,認為是亂花錢,看不到投資收益。
李德福一直強調,會堅定看好細胞基因產業的前景。這究竟是執念還是執拗,或許只有用時間才能來驗證。
好在,政策之門也在漸次打開。作為精準醫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細胞治療,雖曾被衛計委暫時叫停,但是之后相關的政策持續推出,細胞治療行業在逐步走向規范。2016年12月16日,藥審中心(CDE)發布《細胞制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計劃將細胞制品按藥品評審原則進行處理。2017年10月,CFDA組織對《藥品注冊管理辦法》進行修訂,規定細胞治療類產品可以按治療用生物制品相應類別要求進行申報。
有的企業追逐風口,有的企業則在風向到來之前已經做好準備。要在產業布局上的前瞻性,這其實是需要對產業和技術趨勢有著精確和堅定的判斷。在錯誤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有可能沒有成為先驅卻成了先烈。
顯然,李德福做出了更為現實的選擇:聚焦主業,重塑投資人信心成為當下最緊要的事情。
如果本次上市公司成功將上海傲源資產收購后,一方面利潤承諾會直接增厚業績——上海傲源將在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度所貢獻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應不低于6500萬元,7900萬元和9600萬元。另一方面,中源協和與傲銳東源在IVD行業的協同效應,也會進一步改善中源協和的收益情況。
對近年來在市場上一直磕磕絆絆的中源協和而言,迫切需要的是將對未來的投資變現為上市公司的收益,業績的提振是恢復市場信心最好的強心針。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