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擔心所發表的言論被誤讀,所以獐子島方面在最近幾天不會接受媒體的采訪,大連證監局也將進場進行核查。交易所要求獐子島在2月7日前對問詢函進行答復,公司股票將于2月5日(下周一)復牌,獐子島能否在2月5日前公布調查結果仍然有待觀察。經濟日報網站曾于1月30日11時06分發表了一篇《2017年北黃海出現水溫升高加快貝類養殖或減產》的文章。
處于風口浪尖之上的獐子島(002069)于2月1日早間公告了最新進展情況。獐子島稱,1月31日,公司進行的盤點及減值測試相關工作主要為成立災害應對工作小組。修訂《2017年度消耗性生物資產盤點計劃》。與海洋專家、年審會計師共同修訂盤點計劃,盤點點位增加超過一倍,相應增加盤點船只、公司盤點人員、會計師事務所監盤人員,以增強盤點數據的準確性。組織開展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的原因分析。基于相關海洋研究專業機構近年在北黃海的環境監測數據、產業調研情況及公司海洋生物研發中心浮標、潛標月度例行調查等數據,分析可能造成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的原因。
回溯事由,1月30日晚公告,公司正在進行底播蝦夷扇貝的年末存量盤點,目前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可能對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準備或核銷處理,相關金額將全部計入2017年度,預計可能導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虧損。公司預計2017年凈利潤虧損5.3億元-7.2億元。公司此前在三季報中預計2017年凈利潤為9000萬元至1.1億元。公司股票將于1月31日起停牌。
早在2014年的時候,獐子島就曾因北黃海出現異常冷水團,使得其即將進入收獲期的百萬畝蝦夷扇貝絕收,令其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業績出現虧損。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當獐子島在1月30日晚披露了公告之后,一時之間輿論嘩然,獐子島也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
1月31日有媒體報道稱,2017年11月上旬,獐子島前線捕撈隊員在探苗時已經發現有大量扇貝出現脹口、腐爛現象,并且在持續死亡。并稱撥打獐子島相關高管電話,但不是被拒接就是無人接聽,并戲稱獐子島高管電話“失聯”。
“1月31日,獐子島的高管團隊都在開會商討如何應對危機,肯定不存在失聯。”2月1凌晨1時左右,有接近獐子島的消息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由于擔心所發表的言論被誤讀,所以獐子島方面在最近幾天不會接受媒體的采訪,但是爭取每天會以公告的形式披露調查的最新進展。大連證監局也將進場進行核查,交易所要求獐子島在2月7日前對問詢函進行答復,公司股票將于2月5日(下周一)復牌,獐子島能否在2月5日前公布調查結果仍然有待觀察。
“公布的調查結果肯定不是來自獐子島單方面調查的,必須要有海洋專家和權威部門的說法。”這位消息人士強調說,“為了形成準確信息和數據,目前獐子島的確還在加大抽測范圍。目前看,獐子島受災海域面積很大,這次受災可能是獐子島所在的全長海縣甚至更大范圍。”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經濟日報網站曾于1月30日11時06分發表了一篇《2017年北黃海出現水溫升高加快貝類養殖或減產》的文章稱:“日前,有媒體刊發報道2017年6月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研人員及時就大連長??h北黃海蝦夷扇貝病害發出預警幫產業避損情況。‘針對蝦夷扇貝大規模死亡的狀況,遼寧省海科院項目組從流行病學、病原學、遺傳物種、養殖模式等多角度開展研究,深入生產第一線,力求將產業和科學研究相結合,解決產業面臨的問題。’長??h是否出現蝦夷扇貝大規模死亡的狀況?記者專門聯系了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相關領域科學家。據介紹,2017年我國北黃海長海、莊河等海域的貝類養殖業確實發生貝類特別是蝦夷扇貝死亡、消瘦和品質降低等問題。當年,北黃海海域曾出現近10年來罕見的海水溫度升高加快,且持續時間長等情況,直接導致貝類養殖出現一系列問題。大連市的長海、莊河兩地貝類養殖有可能出現10年來最差狀況。”
“現在的問題關鍵是獐子島的歷次抽測沒有預警,結合最新的公告與此前的抽測的關聯性,公司是否信披違規。另外此次受災的原因,公司未來的經營是否會受到影響等。”上述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