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信證券因2013年-2014年保薦業務涉嫌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國信證券被查,由其擔任財務顧問的中光防雷(300414)無奈“躺槍”。2月1日晚間,中光防雷公告稱,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申請予以暫停審核,其原因正是國信證券涉嫌違規。
中光防雷董秘周輝對記者表示,國信證券被查與中光防雷的并購重組無關,公司依然會繼續推進重組。
然而吊詭的是,受此事影響,中光防雷的股價遭遇了連續跌停,投資者恐慌情緒明顯。不過據記者了解,中光防雷的基本面并沒有重大變化,而公司今年業務發展迅速,諸如軍工、5G等業務發展勢頭良好。同時,周輝還透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股5%以上大股東均沒有質押股票融資,不存在強制平倉的風險。
公司繼續推進重組
中光防雷最新公告內容顯示,公司于2018年1月31日收到中國證監會通知,決定對公司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申請予以暫停審核。經向國信證券核實,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申請被暫停審核的原因,是由于國信證券于2018年1月30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其保薦業務及財務顧問業務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同時,國信證券接受調查所涉及事項與公司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申請事項無關。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中光防雷受“拖累”的并購案是指擬5.5億元收購華通機電100%股權。根據公司去年10月公告,公司擬29.13元/股非公開發行1321.66萬股加現金對價1.65億元合計作價5.5億元收購華通機電100%股權。
事實上,從證監會通知來看,中光防雷的重組并購審核僅是“暫停”,而非“停止”。實際上,按照最新修訂的《發行監管問答——關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中止審查的情形》和《發行監管問答——在審首發企業中介機構被行政處罰、更換等的處理》規定,保薦機構因涉嫌違法違規被查,該保薦機構保薦的IPO項目或并購重組項目如已受理的,原則上不停止審核。而記者注意到,在去年12月4日,證監會便受理了中光防雷的重組并購申請。同時證監會在行政許可申請材料提到,“認為該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
中光防雷董秘周輝對記者表示,國信證券被查與中光防雷的并購重組無關,公司依然會繼續推進重組,公司很有信心很快恢復審核。
中光防雷大股東未質押股權
然而,盡管中光防雷澄清了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暫停審核的原因,但二級市場的恐慌卻沒有絲毫緩解。自2月2日公司復牌之后,中光防雷的股價遭遇了連續跌停,2月5日收盤價為17.6元/股。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此次重組29.13元/股的發行價,二級市場溢價幅度達到了39.58%,倒掛幅度明顯。那么中光防雷的拋空籌碼殺跌來自何處?
事實上,最近A股市場遭遇股權質押危機、信托券商去杠桿等傳聞影響,眾多中小市值成長股遭遇了大幅殺跌。然而從中光防雷去年三季報的股東明細來看,前十大股東均沒有信托基金。同時有38.77%的流通股鎖定在中光防雷二股東上海廣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而它并沒有披露出減持計劃。值得一提的是,除開上海廣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的持股比例均在5%以下,而持股1%以下更是占據了前十大流通股東的半壁江山。
那么中光防雷股價下跌是否與股權質押有關?“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股5%以上大股東均沒有質押股票融資,不存在強制平倉的風險。”周輝如此對記者表示。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并非股權質押危機,那么中光防雷的股價拋壓更多還是源自于二級市場的流通籌碼。由于中光防雷的持股股東數較為分散,中小散戶居于主導。由于一致性看跌的預期,集體“拋壓”容易形成“羊群效應”。進而,由于缺乏資金流動性,股價極易出現大幅波動。
軍工、5G等業務發展勢頭良好
然而從估值上看,目前中光防雷的動態市盈率為73.19,創下了2016年以來最低。有投資者分析稱,若考慮重組成功后并表因素,中光防雷的低估價值明顯。根據華通機電的業績承諾,2017年至2020年度累計凈利潤不少于20400萬元。這意味著華通機電2017年至2020年實現的年化凈利潤為5000萬。若按照公司2017年業績預告的上限,并表后的年化凈利潤為9333.01萬元(不考慮中光防雷業績增長)。再按照17.6元/股的收盤價計算,中光防雷重組成功后的市值為32.38億,由此測算的動態市盈率為34.8。而根據券商分析報告,創業板目前中位數PE在55.93附近。由此來看,在重組成功之后,中光防雷位于創業板中位數PE之下,在創業板的低估狀況明顯。不過該投資者表示,這僅僅是他個人的測算,同時是基于中光防雷成功重組后的分析。
事實上,中光防雷的基本面和新產品拓展業務布局良好,5G、軍工等業務發展迅速。公司此前公布了2017年業績預告,公司凈利潤為3466.41萬元至4333.01萬元。盡管凈利潤略有下滑,但公司目前5G、軍工、新能源、高鐵等領域發展勢頭良好,且已取得中興通訊的SmallCell(家庭基站)供應商資格,還需要一段時間進行大批量銷售。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中國防雷領域的細分市場龍頭,其強大產品研發實力以及品牌號召力為其在防雷通信領域贏得了很大的市場。公司客戶包括中興通訊、華為、愛立信、諾基亞、大唐移動、上海貝爾、普天等通信設備核心供應商。
日前,中光防雷接受機構調研稱,在未來,公司會抓住、保持通信行業的優勢,同時會利用并購開拓其他行業市場,爭取3-5年內在各個行業做到前三位。而長期以來,華為、中興、愛立信等大客戶,高度認可中光防雷的研發能力、技術水平及品質管控能力,希望公司能提供防雷產品以外的更多通信配套類產品。
需要提醒的是,除開浪涌保護器傳統的核心業務之外,中光防雷的新產品拓展進度也頗為讓人期待。中光防雷已取得了愛立信磁性元件的供應商資格,磁性元件現在已實現銷售。據了解,中光防雷的中期目標是磁性元件的銷售金額能和整個防雷產品的銷售收入齊平。公司還取得了中興通訊的SMALLCELL供應商資格。
周輝還表示,公司發展勢頭良好,公司今年業務發展迅速,諸如軍工、5G等業務發展勢頭良好。而根據公司最新的機構調研報告,未來公司將形成“防雷+5G+軍工+高鐵”的四輪驅動格局,同時積極開拓除5G領域外的其他相關領域業務,因此公司管理層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對公司有信心。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