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受年報業績因素影響,A股風云突變,閃崩股頻出,跌停股如潮,各種罕見狀況扎堆出現:爆倉、停牌,仙股、26個跌停的個股。與此同時,市場“一九分化”格局愈發明顯。藍籌股、白馬股表現出更好的防御性和抗跌性。從2017年三、四季起,基金配置從“消費抱團”轉向“龍頭抱團”,金融龍頭、周期龍頭、成長龍頭均有加倉,“以大為美、龍頭占優”的投資風格得以延續。
如果說2017年A股市場是典型的“估值回升疊加業績增長”的“戴維斯雙擊”行情,既有盈利帶來的股價上漲,也有估值提升帶來的增長。但這種表現是不可復制的,到了2018年,在低估值藍籌股出現了一波爆發性的增長的同時,像伊利股份、南方航空、山東黃金、康美藥業、順豐控股等藍籌成長股在這一波中卻表現的相對保守,市值并沒有顯著的增長。數字顯示,上證50個股的市值平均漲幅達到9.33%,而A股整體漲幅只有3.11%。
有分析表示,藍籌成長股有一些顯著的特點,他們往往是各行各業龍頭公司,具有比較強的護城河,業績成長穩定且相對可預測。大部分藍籌成長股都在大類消費、醫藥類行業。
以順豐控股為例,作為中國民營快遞行業的龍頭,事實上是屬于社會剛性消費需求的大消費類概念。順豐控股營業收入增長始終保持在行業平均水平,單票收入則是遠遠高于行業的平均水平,原因是順豐的收入質量遠高于同行,一方面是順豐在中高端市場具有絕對領先優勢,除了商務件的主戰場,在同質化嚴重的電商件市場,順豐也是針對需要優質服務的中高端電商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所以客戶愿意對于高品質服務給予高溢價;另一方面,四年前,順豐就開始發力受惠于消費升級的大物流市場,這個近10萬億元的市場顯然比5000億的快遞市場更有吸引力,2017年順豐的新業務(包括冷鏈物流、重貨、同城配和跨境電商等國際業務)的收入增速超過50%,遠超過快遞行業24%的增長。多家券商分析師認為,擁有全直營模式、善于前瞻性布局的快遞龍頭順豐也最有希望成為綜合物流的龍頭。
但是,2017年間,近50家機構研報都給予買入和增持的評級,但順豐的股價始終是在箱體間波動。這其實就是高估值藍籌股目前所面臨的現狀。
從1980到2000年,隨著美國GDP高速增長,嬰兒潮崛起帶動消費升級,藍籌成長股給予投資人長達20年的高回報。
中國的改革開放始于70年代末,比美國遲了30年,2010年以后的經濟發展類似美國80年代。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后,消費升級會顯著加快,所以成長型藍籌的機會遠沒有結束,甚至是剛剛開始。優質成長股,未來或將更具吸引力。對于成長性藍籌公司來說,要實現在市場上的突破,需要適時改變固有的線性發展節奏。
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快遞企業給人的感覺是很傳統的作業模式,順豐卻悄然向科技密集轉型,減少簡單重復的作業模式和工序。單是2017年實現的微信下單(超過95%的比例),就大大節省了快遞小哥的操作時間,提升了快遞員的人工效能(每天收件量),并由此減少背后1萬多名輸單員,分析人士預計此項技術應用有望降低人工成本幾個億。順豐旗下的順豐科技有近3000人的團隊,秘密研發物流行業的黑科技。無獨有偶,幾年前就有美的集團收購全球第二大機器人公司庫卡、用高科技提升家電制造業效率的案例。
西南證券認為,預計順豐未來三年收入依然將保持25.5%的復合增長率,歸母凈利潤將保持17.2%的增速,公司直營經營、高端定位、航空運件這三駕馬車加上新業務的飛速擴張在公司與其他競爭者之間構筑了很寬的護城河,未來公司產業延伸的能力極強,內生增長的形式將比競爭者更為扎實和穩健。在過去的一年間,順豐用超過30%的凈利潤增速以及連續兩年超過借殼的業績承諾來消化上市初期市場炒作形成的高估值所帶來的影響。
景林資產總經理高云程表示,2018年白馬股的趨勢還能持續,但是有高估的可能性。“一是現在肯定比以前貴,所以收益的預期要放低,二是在投資上買好企業的原則不變,但是可能從50家絕對龍頭,往200家泛龍頭延伸。”隨著年報期到來,龍頭企業如果業績成長可以符合并超過市場預期,業績提升與估值提升則會得以延續。
中金公司表示,低市盈率、低市凈率策略年初至今已經錄得可觀收益,仍有繼續演繹空間,市場風格短期難以系統性切換,成長股仍處于擇優、逢低吸納的階段。
中航證券則指出,基金發行火爆,增量資金加速流入,市場結構也將從“一九”向“二八”甚至“三七”變化,但長期“慢牛”以優質資源為主的“白馬藍籌”行情今年并不會發生轉變。部分“成長黑馬”雖將活躍,但依然處于“輔助地位”無法領漲大盤。因此,年前策略上依然要以“白馬藍籌為主、成長黑馬為輔”進行配置。金融三劍客、大消費、周期股、高端裝備制造以及高科技創新依然是關注熱點。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