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輪牛市瘋狂舉牌的中科招商,已經清倉減持多家公司持股。日前,中科招商旗下公司又宣布,將所持海聯訊29.85%股份悉數轉讓給深圳市盤古天地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盤古天地產業”)。至此,中科招商持股5%的A股上市公司僅剩國農科技、沙河股份,而在巔峰期這一數字是16家。
接盤方盤古天地產業及“盤古系”大有來頭,其實控人徐鍇俊此前擬將旗下盤古數據注入精功科技,失敗后迅速將盤古數據全部股權轉出。此次,徐鍇俊旗下公司成為海聯訊第一大股東,潛在的資本運作引人遐想。近期,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實地探訪了深圳盤古,徐鍇俊在接受獨家采訪時表示,“我還沒接受(信息披露方面)的培訓,怕講錯話,等接受完培訓,可以公開說的時候(再接受采訪)。”
海聯訊當前董事會任期已于2017年5月份屆滿,公司已發延期換屆的公告。海聯訊相關工作人員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何時換屆還要看第一大股東的股份轉讓事項是否順利,當前沒有最新的進展,以后是否會產生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還不確定,會及時進行公告。
探營:盤古何方神圣
1月30日晚間,海聯訊公告,第一大股東中科匯通向盤古天地產業協議轉讓所持全部29.85%股份,轉讓價格為11.04元/股,合計價款11.04億元。中科匯通已收到深圳盤古支付的定金1億元。該交易完成后,深圳盤古將成為海聯訊第一大股東,中科招商全資子公司中科匯通不再持股。
此次股份轉讓價格較海聯訊停牌前一交易日收盤價高出了近40%。復牌后,海聯訊連續收獲3個漲停板。近3個交易日,伴隨大盤的下跌,海聯訊也有所調整,但2月7日再次強勢漲停。接盤方盤古天地產業2017年7月才成立,其實控人徐鍇俊也鮮少見諸報端,到底是什么來頭?是否真的有實力接盤中科招商持股?帶著這些疑問,2月5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來到深圳市龍崗區橫崗,對其進行實地探訪。
從深圳市福田區驅車40分鐘左右,記者便到達了盤古天地大廈,盤古數據、盤古運營皆在此辦公,盤古橫崗數據中心也在這旁邊。盤古天地大廈共13層,1層為車庫,2層設前臺,使用垂直電梯到其他樓層需單獨刷卡,徐鍇俊的董事長辦公室設在最高的13層。
經過小小曲折后,記者見到了徐鍇俊。徐鍇俊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該大廈“是盤古運營的地方”,盤古數據馬上要搬走了,其本人也將不在這辦公。盤古運營全稱深圳市盤古運營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盤古數據全稱是深圳市盤古數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二者均由徐鍇俊及其團隊一手創辦,不過當前盤古數據的股權已被悉數轉讓給杭金鯤鵬數據。
徐鍇俊介紹,盤古主要提供互聯網基礎架構服務,包括數據中心架構、技術服務架構、網絡及傳輸架構、IT架構等四大架構,盤古有不同的公司在各做一塊。徐鍇俊還說,盤古的資產很重很重,盤古天地大廈下面的這塊地是自有產權,價值有10多個億,在福州、武漢還各有200多畝地。
《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此次接盤中科招商持股的盤古天地產業暫未開展具體業務,其控股股東深圳市盤古天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盤古天地”)截至去年底的總資產是21.77億元,凈資產5.22億元;2017年度的營業收入是7.93億元,凈利潤9801萬元。
從股權關系上來說,盤古運營、盤古天地產業屬“兄弟關系”,二者控股股東均為盤古天地,盤古數據之前的控股股東亦為盤古天地。工商資料顯示,徐鍇俊名下至少有25家公司,他是22家公司的法人,6家公司的大股東,23家公司的高管。梳理這些相關公司可以發現,盤古數據為重要的先驅母公司,成立時間在2012年3月31日,是其旗下以盤古命名的一系列數據、投資、投資管理公司中成立最早的一個。
往事:曾折戟精功科技
徐鍇俊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說,“很多人說我們是玩資本的,這是嚴重的誤解,我們是干技術的。”市場當前對徐鍇俊的印象,主要源自于2016年精功科技對盤古數據那場未能完成的重大資產重組,這是盤古資產證券化的第一次嘗試。
2016年3月,精功科技(002006)披露了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通過支付現金+股份的方式,收購盤古數據100%股權,交易總價52.5億元;同時,為此收購定向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28億元。
根據精功科技當時披露的信息來看,盤古數據2014年、2015年及2016年1-2月,營收、成本都為0,凈利潤也連續虧損,僅2016年前2月就虧損1665萬元,2015年末的凈資產僅為5264萬元。不過盤古數據股東承諾,2016-2019年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3億元、5.9億元、6.9億元和7.8億元。
因此,該重組方案發出后遭到了質疑,有觀點認為盤古數據估值過高,徐鍇俊在施展財技。根據后來精功科技證代對媒體的表述,盤古數據52.5億的估值是該重組擱淺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時盤古數據有三個股東,盤古天地持股比例75.36%、吳晨鑫持股比例5.59%、精功集團持股比例19.05%。其實在早前,盤古數據是由盤古天地100%持股的。2015年9月,徐鍇俊曾以盤古天地為借款人,向深圳市宇宏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宇宏投資”)借款2.09億元。付出的代價便是,盤古天地將其持有的盤古數據66%股權質押給宇宏投資實控人吳宏順,同時又將盤古數據34%的股權以2145萬元轉讓給吳晨鑫(吳宏順之子)。
在大額質押借款之后,2015年末,盤古數據的兩個數據中心機房(盤古錦繡1號數據中心、盤古雅力9號數據中心)初步建成。同樣在2015年底,為了順利被精功科技并購,盤古數據的股權還原至盤古天地全資持股。2016年3月,盤古天地將持有的盤古數據5.59%的股權轉讓給吳晨鑫用于償還債務,將盤古數據19.05%股權轉讓給了精功集團。隨即,精功科技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出爐。
2016年6月17日重組新規出爐,精功科技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需要進行調整、修改,公司決定繼續推進。但到了2017年1月15日,精功科技公告,由于交易預案公告后監管法規及政策等客觀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此次交易無法按原方案實施,各方經多次協商對方案調整最終未能達成一致,公司決定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精功科技并沒有徹底放棄,又在2017年3月開始停牌籌劃并購盤古數據全資子公司雅力數據。這一次,精功科技、徐鍇俊再次折戟,由于雅力數據股權凍結的解除時間存在不確定性,無法在6個月內披露重組方案,2017年11月宣布終止。
這一次的失敗讓雙方的合作無法再繼續。2017年12月13日,盤古數據股權再一次變更,精功集團、吳晨鑫退出,盤古天地獨資控股。次日,盤古天地全資轉讓盤古數據,深圳紅翎資本和杭州國資合資的鯤鵬數據接盤。
解局:盤古體系已形成
說到徐鍇俊及其掌控的深圳盤古,盤古數據是其創業的起步,盤古天地則是母體,徐鍇俊通過盤古天地控制著旗下眾多子公司。
徐鍇俊的公開資料并不多,2012年其創立盤古數據,是徐鍇俊創業的開端,之前他在多家公司做職業經理人,1999-2009年在惠普的10年應該是其前期最重要的一段職業經歷,“我的核心團隊都是直接從惠普遷移過來的”,在談到盤古的技術力量時徐鍇俊頗為得意地說。
盤古天地成立于2014年11月,徐鍇俊及其控制的深圳市盤古眾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2.75%和14%,深圳市同創仲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同創仲伯)持股23.25%。同創仲伯有8名自然人股東,他們均為徐鍇俊所控制企業的員工,所持股權由徐鍇俊在2015年贈予,但投票表決權歸徐鍇俊。“兄弟們跟著我創業,我們現在做得不錯了,利益也應該共同分享。”徐鍇俊說。
目前盤古天地所控制的企業中,主要是以盤古運營服務、云星數據、臨滬盤古數據、張北盤古創北數據等為代表的技術、服務類公司,還有部分產業投資和資產管理公司。
雖然盤古數據被轉讓了,但盤古數據和徐鍇俊以及盤古天地之間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盤古大廈6樓,記者也看到了“深圳市盤古數據有限公司”的前臺標識。鯤鵬數據的總經理林少瑜是徐鍇俊的創始團隊員工、天眼查上顯示的合作伙伴,“我的工號是001,林總(林少瑜)的工號是002”,徐鍇俊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林少瑜還是同創仲伯(盤古天地第二大股東)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38.71%。盤古數據還投資了以徐鍇俊為法人的多家公司。
轉讓盤古數據全部股權后,徐鍇俊發了一條朋友圈,表示將盤古數據轉讓給鯤鵬數據是為了解決兩大問題,一是盤古數據與盤古運營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二是盤古數據與盤古運營主營客戶存在競爭關系的問題。徐鍇俊同時稱,未來將完全專注于盤古運營的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務的提供。
徐鍇俊將盤古數據形容為自己的“大兒子”,稱轉讓其所有股份是“大兒子為了家族、為了兄弟,離家遠去打工了”。徐鍇俊的“二兒子”、盤古數據的兄弟即盤古運營。徐鍇俊早前的全資控股的深圳市盤古龍華數據有限公司,被稱為“大女兒”,“為了父兄出嫁”,在2014年12月轉讓給了北京德利迅達科技有限公司。
另值得一提的是,盤古天地產業的另外一位重要股東新一投資,由吳晨鑫持股51%,吳晨鑫及其父親吳宏順曾是盤古數據與精功科技股權交易計劃中重要的參與方,如今參與到海聯訊的股權收購之中。吳氏父子是深圳地產商,旗下的宇宏投資在深圳、中山、咸陽、青海等地均有樓盤開發。
懸案:會否實控海聯訊?
中科招商的黯然退出,也讓海聯訊這家無主公司陡增變數。海聯訊2011年11月23日在深交所上市,但上市不久海聯訊便被認定“造假上市”,只是因為法不追過往,所以海聯訊躲過了強制退市的命運。不過公司的三位創始高管,章鋒、孔飆、邢文飚等均受到處罰,并逐漸退出海聯訊董監高之列。
上市之后,海聯訊業績一路下滑,公司原大股東并沒有“奮發圖強”,海聯訊一直沒有進行重組或者其它較有力的改善經營的措施。另外,海聯訊的原大股東選擇了赤裸裸的套現離場。上市前章鋒、孔飆、邢文飚三人合計持有海聯訊80.71%的股權,上市后則合計持股被稀釋為60.24%。目前,海聯訊原三大股東中孔飆已經全部減持海聯訊股份,章鋒和邢文飚合計持股比例也僅剩29.44%。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減持是2015年11月份,海聯訊原二股東孔飆、三股東邢文飚將兩人所持合計20.57%的股份協議轉讓給中科招商子公司中科匯通,這使得中科匯通上位海聯訊第一大股東。海聯訊也進入沒有實際控制人的時代。
雖然是海聯訊第一大股東,但中科匯通人員一直未能進入海聯訊董事會,2016年6月中科匯通曾提出“董事會監事會提前換屆”,但隨即在2016年12月該提議被取消。在第三屆董事會、監事會任期屆滿的2017年5月21日前,海聯訊又宣布延期換屆,至今仍未舉行。
“何時換屆還要看第一大股東的股份轉讓事項是否順利,以后是否會產生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還不確定”,對于控制權問題,海聯訊人員這樣回復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那么盤古天地產業順利上位第一大股東后,立馬將面對海聯訊董事會換屆的問題,徐鍇俊及其掌控的盤古系將取得什么樣的位置,旗下資產有沒有注入的預期,以及被其稱為“外出打工大兒子”的盤古數據有沒有回歸的可能,均引人猜測。
海聯訊是中科招商在A股持股比例最高的殼股,持股比例最終達到29.85%,直逼30%的要約收購線。中科舉牌之時,正是新三板市場火熱,中科和九鼎兩大PE大放異彩之際。市場對資本玩家中科招商的到來還是寄予厚望的,稱“充滿想象空間”。但2016年下半年之后風云突變,私募在資本市場受到諸多限制,2017年末中科招商陷入危機并被強制摘牌,去年12月中科招商也拋出了30億元的減持計劃,開啟“拋殼”之路。
2017年12月中科匯通也曾擬將全部股份轉讓給武漢僑盛(一家房地產公司),但三天后交易便宣布終止。如果本次盤古天地順利接盤海聯訊股票,對于困境中的中科招商無疑是一筆好買賣,不僅順利退出而且還大賺約3.29億。記者粗略計算,當初舉牌海聯訊,中科匯通的持股總成本約7.75億元,相較此次11.04億元的轉讓總價,中科匯通獲利約3.29億元(不計分紅等),而且深圳盤古的接盤價較海聯訊停牌前(1月25日)的收盤價7.98元/股溢價38.35%。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