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張敏
近日,工大高新22位中小股東擬提請股東大會審議罷免董事長等事宜在資本市場鬧得沸沸揚揚。盡管隨后工大高新董事會否決了上述議案并取消召開股東大會,但上述股東與上市公司之間矛盾并未就此平息。
2月27日,《證券日報》記者采訪到上述22位股東之一,其向記者表示:“我們是對控股股東哈工大不滿,對工大高新的管理層不滿,希望雙方能對上市公司重視起來。比如哈工大能夠重視產學研,向上市公司輸送高新技術和高技術人才,利用好這個平臺。”
此外,上述股東還表示,22位股東會繼續要求上市公司改選董事會。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也致電哈工大產業黨委書記郭君巍及工大高新董秘辦,但未得到相關回應。
中小股東對管理層不滿
或將二次提請改組董事會
中小股東對工大高新管理層的不滿由來已久。
2018年1月19日,工大高新發布公告稱,收到黑龍江證監局發來的《關于對哈爾濱工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黑龍江證監局指出工大高新存在信息披露違規問題,包括工大高新董事會未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及時披露公司被申請仲裁及仲裁進展情況,未按照規定及時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參與融資融券業務情況。
此外,工大高新在發布2017年業績預增公告中透露,公司分公司哈爾濱工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紅博商貿城(以下簡稱“紅博商貿城”)與黑龍江省七建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省七建”)因工程施工款項糾紛,2016年7月份省七建向哈爾濱市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市仲裁委”)申請仲裁,紅博商貿城未經公司授權與省七建就該事項達成和解協議。
中小股東指出,上述事宜損害了公司利益。尤其是在紅博商貿城相關仲裁過程中,公司分公司未經授權私自簽訂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和解協議導致上市公司2017年度虧損1.5億元。
因此,中小股東認為,在上述行為中,公司現任董事張大成、姚永發、任會云、何顯峰、崔國珍、顏躍進、呂占生、徐艷華未根據《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等規定履行董事職責,未對公司盡到忠實勤勉義務,嚴重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
中小股東在向上市公司遞交提案的同時,也向哈工大提交了一份,向其表達了自己的主要意圖,哈工大當時對此表示同意。但后來,工大高新否決了上述提案,并臨時取消召開股東大會。
有小股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是對哈工大不滿,對工大高新的管理層不滿,希望雙方能對上市公司重視起來。比如哈工大能夠重視產學研,向上市公司輸送高新技術和高技術人才,利用好這個平臺。既然目前工大高新的管理層不作為,中小股東希望能夠有更加專業的職業經理人能進入董事會,改變工大高新目前的狀況。”
她還強調,“中小股東選出的兩名董事不是漢柏科技的人,而是中小股東代表,這兩位人士對上市公司治理有經驗,而且比較熟悉資本市場,我們只是希望懂行的人能進入董事會。”
不過,盡管中小股東這邊已經對工大高新的大股東和管理層如此不滿,但工大高新各方面一直都對此較為沉默。
哈工大產業黨委書記郭君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主要負責黨建工作,對工大高新情況了解不多,業務上的事情是資產公司負責。針對此事的問題最好聯系上市公司董秘。
但是對于目前中小股東對工大高新現任管理層不滿并希望改選董事會一事,郭君巍稱:“公司現在還沒有出現混亂的局面,我們已經關注到此事,但很多都是傳言。”
此后,《證券日報》記者又致電工大高新董秘辦,但工作人員表示,公司董秘和證券事務代表都出去辦事,不方便對外回應任何事宜。
劉姝威曾炮轟工大高新
呼吁重組董事會
實際上,早在2014年,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就曾專門發文炮轟過工大高新,呼吁公司重組董事會,使其真正成為承接哈工大高科技成果的平臺。
彼時,劉姝威在撰寫的文章中指出,工大高新是哈工大控股的上市公司,哈工大控股工大高新的目的應該與哈工大科研成果轉移有關。但工大高新的主營業務是大豆深加工、乳制品、商業場地出租和商品銷售,這些業務與哈工大的專業毫不相干。同時,工大高新的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2013年除了哈爾濱紅博廣場有限公司有908.56萬元凈利潤和一家酒店有5.75萬元凈利潤以外,其它子公司有少則幾百萬元、多則幾千萬元的虧損。唯一與哈工大專業有關的子公司——哈爾濱工大群博智能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虧損24萬元。
她認為,哈工大并沒有利用好工大高新這一上市公司平臺,未將高科技資源注入,造成業務繁雜無亮點的工大高新陷入虧損。
中小股東認為,距離劉姝威炮轟工大高新已經過去四年,但其當時所指出的問題仍舊存在。
實際上,這幾年,工大高新的商業服務業也基本處于虧損或微利狀態,乳制品制造和大豆深加工業務收入占比逐年減少,2016年其占比分別為5%和7%。
“那些低效資產為何還不置出?漢柏科技已經注入一年多了,人工智能這么好的業務為何不大力發展?”對此,有中小股東難以理解。
在業內看來,中小股東與工大高新之間的矛盾還在于對新舊業務如何發展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
該中小股東還提到,去年漢柏科技召開人臉識別新產品發布會,這不管是對工大高新未來的業績還是股價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但當時工大高新的董事長等有關領導一個人都沒有出席。
“雖然目前漢柏科技已經成為工大高新的業績支柱,但領導層也沒有重視,難道當初收購漢柏科技就是為了不被ST?并且財務報表比較好看?”上述股東還表示。
對此,劉姝威當年也發出三大疑問:“哈工大控股工大高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工大高新董事長張大成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為什么工大高新會如此經營?工大高新的經營狀況和虧損根源是什么?”
因此,中小股東也表示,工大高新原經營結構主要以商業服務業與信息產業并存,商業服務業由于受到傳統零售業行業下行影響,處于連年虧損狀態,至今未得到有效改善,隨著人工智能業務的市場開拓以及市場前景明朗,預計未來會成為公司主要盈利板塊。
根據工大高新發布的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7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2016年相比,將增加4800萬元至6300萬元,這主要依賴于漢柏科技。
上述股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2名中小股東很看好漢柏科技目前的業務,希望工大高新能夠重視人工智能業務的發展。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