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勇
在禾豐牧業日前召開的2017年度股東大會上,最“挑事”的居然是公司的董事長金衛東。在對各項議案的審議期間,金衛東對關聯交易、聘任審計機構等多個議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以其讓投資者對公司了解的更真實,更透徹。
理性規劃穩健發展
“應該把關聯交易占總體的比重披露出來,讓投資者看的更清楚;審計機構也應形成定期更換的制度,即可以防止互相包庇,保證數據的真實,新機構也可以從新的角度,對公司進行更嚴格的審視。”金衛東表示,“都說東北地區的數據不實、不準,我們公司一直都是塌塌實實的埋頭做事,所有數據都是真實的,準確的。我們從不會利用什么關聯交易等手段弄虛作假,侵占公司股東的利益。”
對于公司的發展,金衛東表示:“不保守,不冒進。即不希望企業過于保守,錯失發展的機遇;也不希望企業過于冒進,帶來風險。”
禾豐牧業在披露的相關公告中這樣表述:公司將在充分了解國內外政治、經濟及行業動態的基礎上,關注企業長期發展和風險把控,聚焦于企業及項目經營質量與投資回收期,本著穩健負責的投資態度,合理布局,步步為營,不貿然投入、不沖動投資,始終保持產業結構的合理性與安全性。
金衛東表示:“現在企業的融資成本在提高,即便象禾豐這樣的企業,也享受不到下浮的貸款利率,只是基準的正常水平。這就要求我們居安思危,要有風險意識,適度的控制投資規模。”
記者了解到,公司35億元的銀行授信目前只用了一部分額度,企業債的發行工作也在緊張推進,公司希望能有一個更好的利率水平。2017年底啟動的定增也將于近期上報申請材料,所投項目將分期穩步推進。
“如果狼來了,我們不一定非得跑過狼,只要跑過其他的人就好。”對于《證券日報》記者提出的中美貿易緊張局面可能帶來的上游玉米、豆粕等價格上漲問題,金衛東如此詼諧的比喻。
公司董事會秘書趙馨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去年在簡政精兵、降本提效、產品研發、銷售精進等多方面積極采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各項成本和費用有效降低,三項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降低0.34個百分點。
記者了解到,在飼料板塊,公司去年精簡人員三百余人,接近10%。每噸產品降低成本費用10元-20元左右。單位制造費用在下降,產品進銷差得到了改進和提高。
禾豐牧業披露的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36.96億元,同比增長15.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1億元,同比增長10.32%,凈利潤實現連續4年增長。
技術研發優勢提供支持
“飼料行業兩端的‘一高一低’將引發整個產業的深入變革,更考驗企業的管理、技術和運營能力,對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趙馨說。
趙馨口中的一高一低指的是上游原料玉米、豆粕等大宗商品的價格高和下游終端產品的價格低。記者日前在沈陽云峰街地鐵站附近的地利生鮮超市看到,普通豬肉的零售價格已經跌破9元/斤,豬前排的價格只有9.90元/斤,過年時賣到每斤20多元的肋排現價也只有16.80元/斤。
“由于下游產品的價格低迷,許多養豬戶現在處于虧損狀態,雖然前端原料價格上漲,但飼料的銷售價格漲幅卻很小,而且時間滯后。”趙馨表示,“這就會催生一場革命,促進飼料業的技術升級。”
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養殖業的升級轉型,通用型飼料越來越少,這就要求多配方和較快的配方變化頻率。記者了解到,禾豐牧業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新型生物飼料研發與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農產品加工飼料加工專業分中心等多個研發平臺。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引進、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結合等途徑,形成了國內一流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此外公司重要股東荷蘭皇家德赫斯公司在技術研發、配方管理、原料選取及數據庫等方面的資源與經驗也具有世界一流的水平。
“德赫斯的一個技術總監長期就在我們北京的分公司,我們與德赫斯技術人員定期進行交流,在技術上有著深入進行合作。”趙馨表示,“公司有開發低蛋白的配方產品,目前下游的行情更利用這些產品的市場推廣。”
趙馨解釋道:“下游行情好時,養殖戶更愿意為配方中的高蛋白買單,希望早日出欄銷售;而目前肉價低迷,養殖戶就會精打細算,需要性價比更高的產品,為新品的推廣帶來契機。”
一位農牧行業的專業研究人員告訴記者,一直以來人們都以蛋白質含量的高低作為衡量產品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但好多時候蛋白質都是過量的,并沒有完全的轉化和利用,而是被排泄掉了。特別是在上游蛋白質來源價格較高的時候,就更需要尋找替代品,提高產品的利用率和吸收率。需要提高產品的性價比,需要新原料的選取,技術水平和配方能力有著競爭優勢的大型企業將獲得先機。
禾豐牧業2017年度報告顯示,肉禽產業化業務的營業收入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一不小心就在規模上躋身白羽肉雞行業第一梯隊,成為國內主要的白羽肉雞產品供應商之一。趙馨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向下游拓展肉禽產業可謂是得心應手。據了解,公司在肉雞養殖方面棚前料肉比已經達到1.55-1.6左右水平,已經處于國內同行業的前列。此外,公司還將在生豬養殖方面嘗試性的謹慎推進。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