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4月23日,藍色光標發布2017年年報。報告顯示,2017年藍色光標實現總營收152.31億元,同比增長23.6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2.22億元。同期發布的2018年一季報顯示,藍色光標2018年第一季度實現總營收50.24億元,同比增長70.62%;實現歸屬凈利潤1.53億元,同比增長89.69%。
值得注意的是,藍色光標董事長兼CEO趙文權在致股東的信中提到,公司2017年內營業利潤來自內生增長。
藍色光標表示,公司已經初步轉型為一家數據及算法驅動的互聯網公司,于同行業中實現既具備客戶服務能力又具備數據科技能力的領先企業,實現并成為一個為品牌客戶在大數據及社會化營銷時代開展智慧經營的賦能平臺。
內生增長夯實龍頭地位
年報顯示,2017年藍色光標實現總營收152.31億元,同比增長23.64%;實現營業利潤2.99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2.22億元,實現EBITDA7.73億元。
趙文權表示,我們有希望提前4年實現公司在2013年提出來的“10年10倍”的成長目標。而且,2017年藍色光標沒有實施任何外延式并購。
2017年,藍色光標在中國營銷市場領導者的地位進一步得以鞏固,除了公關業務繼續在整個亞太區遙遙領先之外,藍色光標還是中國移動廣告公司的第一名,OTT(智能電視開機廣告)廣告第一名,Google和Facebook在中國最大的代理商,唯一一家擁有全球市場營銷服務能力的中國本土傳播企業。
據全球權威公關行業咨詢機構TheHolmesReport發布2017全球公關公司Top10排行榜,藍色光標憑借旗下境內外的公關業務再度位列第九,是唯一進入前十的中國本土營銷企業。
押注數據科技彎道超車
業績高速增長的背后,是基于行業前瞻思考的戰略轉型和大手筆的資金投入。據了解,藍色光標從2007年即推動數字業務發展,并早在2012年就確立了“業務數字化”的數據科技發展戰略,到2016年數字業務占比達到80%以上。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藍色光標在研發上分別投入0.94億元、1.71億元和1.66億元。此外,2015年,藍色光標斥資30億元收購多盟和億動兩家國內優秀的移動廣告公司,進入真正轉型為一家數據科技公司的戰略布局。
年報顯示,2017年,藍色光標數據科技業務實現營收132.25億元,同比增長30.84%,占全年營收比重達86.83%。根據2018年4月公告,藍色光標擬更名為藍色光標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業內解讀為完成向數據科技公司轉型的重要標志。業內人士認為,現在的藍色光標,競爭對手已經不再是WPP、陽獅們,而是咨詢公司或軟件公司,甚至可能是BAT。
趙文權表示,高昂的財務成本,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基于數據和算法的新型業務的孵化,這些在利潤上對公司構成了巨大的壓力,但是我們贏得了寶貴的戰略空間,為藍色光標未來5-10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際上,業績已經開始在2018一季報中體現。數據顯示,藍色光標2018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凈利潤1.53億元,同比增長89.69%,超出市場預期。
基于數據和算法為企業智慧經營賦能
藍色光標持續為全球范圍內超過3000家客戶提供服務,其中包括150+的行業領先品牌及世界500強企業。在大數據及社會化營銷時代,藍色光標已經充分意識到客戶對于營銷服務商的能力的要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單靠過去的創意和內容的能力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技術、數據和算法的能力越來越重要。
目前,藍色光標已經陸續孵化出歐泰譜CRM業務、自媒體智能投放業務、Data+精準用戶畫像投放、邁片互聯場景營銷、大顏色社會化媒體營銷科技平臺等一系列數據科技產品,意在為企業經營顧客全面賦能,并已開始進入規模化成長階段。
2018年1月,聯想控股旗下的考拉科技戰略投資藍色光標,成為公司的單一最大股東,新的股東不僅僅給藍色光標帶來業務協同上的新空間,更加重要的是極大加強了藍色光標最為需要的數據和算法上的新能力。3月28日與拉卡拉宣布成立聯合大數據研究院“昆侖堂”,雙方將整合拉卡拉、藍色光標、硅谷、行業專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力量,融合多源數據為基礎,通過云計算、人工智能算法、服務機器人、區塊鏈應用等技術,著力打造智慧經營平臺。
趙文權表示,“在保持業務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資本的引擎,客戶的引擎,創意能力的引擎,再加上數據和算法的引擎,這4大引擎將驅動藍色光標飛得更高更遠!”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