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想要’燙平’房地產調控周期,就要實現發展動能轉換,大力發展輕資產板塊,增加穩定的經營性收益。”綠城中國總裁曹舟南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坦言,“我一直反對簡單的規模增長,希望綠城在利潤結構方面,未來近三成收入來自輕資產板塊。屆時,不管調控不調控,綠城都能走上穩健且有質量的增長道路。
追求有質量的增長,是曹舟南三年前掌舵綠城即錨定的目標。一方面,他學習碧桂園、恒大和萬科這些企業如何實現規模跨越式增長,更多的則是,思考如何實現利潤與規模增長匹配。“綠城到了重大節點時期。”曹舟南稱,“‘投資戰略布局,組織架構調整和激勵制度’是規模觸達2000億元之后綠城發展的重要支撐”。
調整架構向一線充分授權
由“初時艱難”,到“恢復元氣”,再到“良性發展”,直至迎來“重大節點時期”,如今的綠城,曹舟南終于可以展開手腳,做點事了。
過去幾年,綠城中國連續成立了五個集團,房產集團、管理集團、小鎮集團、資產集團和生活集團,實施“一體五翼”的管理架構。但接下來,為了靈活應對市場變化,提高投資板塊的周轉率和創新輕資產業務的發展速度,曹舟南將向一線下放權力。
“5月份,我計劃進行組織架構重大調整。”曹舟南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調整結束后,綠城中國的管理半徑從原來的“一體五翼”變為直接管理16家公司,但對重要城市和重要項目,也會有三級管控。
在重投板塊,即地產投資開發業務,綠城將組建11大戰區,杭州公司、浙江公司(除杭州外)、北京公司、上海公司、濟南公司、西南公司、華南公司和華中公司(以武漢為主)等城市(區域)公司,將和小鎮集團等一起,組成綠城中國的11大戰區。屆時,銷售權限、產品定價、客戶定位等權利將從總部下放給這些戰區,進一步提高決策效率和周轉率。
橫面上架起11大戰區的同時,要完成5大縱深集團的布局,即建立五大輕資產集團。綠城管理集團(代建業務,目前可售金額超過3000億元)、生活集團(教育、醫療、養老和生活服務業務)、組建科技集團、雄安新區公司和楊柳郡集團(地鐵上蓋物業發展模式,屬于輕重商業模式結合平臺)等。
新組建的科技集團有多個板塊,包括“修天下人的房子”的房屋4S公司(預計今年訂單超過20億元)、精裝修業務、機電安裝業務和PC構件廠(綠色建筑方面),未來可能還會收購土建公司。
如此一來,一旦進入調控周期,五大輕資產集團業務將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經營性收益保障穩健發展;市場穩定時,重投板塊的11大戰區浮動收益快速增加,使綠城這艘大船具備超速行駛和安全駕駛能力。
孵化輕資產“獨角獸”
在曹舟南看來,房地產企業的發展模式,已經不再會是“今天的高地價換取明天的高房價”這樣簡單粗暴式發展。進入深度調控的當下,綠城要切換動能發展。
對于樓市調控,綠城可謂敏感也非“敏感”。在外界看來,過去的綠城,投資布局沒有踩準調控節奏,錯失規模爆發式增長的良機,甚至一度陷入危機,可謂不夠“敏感”。但也是源于過去的這份“經歷”,綠城管理層現在對‘燙平’調控周期足夠敏感,基于因有“服務”基因而有別于其他房企的優勢,綠城一直在花力氣培育輕資產創新業務。
不得不說,綠城可能是行業內最能給創新業務發展空間的公司。9年前,曹舟南曾力主建議宋衛平(綠城創始人)開展代建業務,不管是為調控下企業的過剩產能找出路,還是未雨綢繆為后房地產時代下綠城發展大計嘗試輕資產業務,結果是,綠城管理已經具備獨角獸規模,之前的綠城服務也早已上市。
將要組建的另一個輕資產平臺,綠城科技集團,應對未來的存量房市場,生長空間巨大,曹舟南也對其給予厚望。
此外,據綠城中國執行總裁李青岸透露,在金融板塊,綠城計劃收購地方銀行、保險、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的牌照,為未來成立專門的金控平臺奠定基礎,不排除將來在這一領域也誕生獨角獸。
在曹舟南眼中,如果綠城能將自己在美好生活領域20多年的積累充分釋放,綠城目前所擁有的這些輕資產公司,會成為綠城最重要的利潤貢獻者,比如150億元利潤構成中,50億元將來源于這些公司。屆時,不管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如何波動,都能持續穩定地實現收入和利潤的增長。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