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近日,專注于農業環境生態修復的泰谷生物公布了2017年年報,呈現營收凈利雙豐收的良好格局。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億元,同比增長21.34%;實現凈利潤2044萬元,同比增長16.2%。
泰谷生物董事長曹典軍表示,公司正有步驟有計劃的推進各項業務發展并進行新業務的拓展,特別在國務院“土十條”正式出臺后,公司正快速切入土壤修復市場。
農環修復、生物肥料屢獲訂單
憑借在農環修復的技術積累與專業沉淀,泰谷生物在農業環境修復業務上屢獲訂單。
2016年12月,公司全資子公司湖南泰谷生態工程有限公司中標湖南省華容縣華一水庫小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試點項目。這是公司在農業環保領域中標的首個工程類項目,也是公司首次參與到國家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試點項目,該項目在報告期內進展順利,目前正在驗收階段。
2017年3月,公司中標資興市亞行貸款湖南東江湖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利用項目,并與資興市城鄉環境保護投融資中心簽訂了《有機肥料采購合同》,合同總價14,208,000元。該項目為湖南東江湖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利用項目農業面源治理的一部分,實施后有利于保護東江湖區域生態環境,保障湖南省水資源戰略安全,使公司在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行業內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
2017年6月,公司中標2017年度長沙縣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試點第三方治理采購項目和瀏陽市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及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試點第三方治理項目,合同總價分別為9,856,000元、8,004,060元。
2017年7月,公司中標2017年湘潭縣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第三方治理承包總服務項目、望城區重金屬污染耕地第三方治理(修復效果承包)項目、2017年湘鄉市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第三方治理承包服務采購、2017年度寧鄉縣重金屬污染修復第三方治理項目(修復措施承包)、長株潭重金屬污染耕地休耕試點種植鎘富集作物項目,該五個項目合同總價為26,486,780元。
公司表示,上述合同的履行將對公司在土壤修復市場拓展、品牌影響力的樹立產生積極地影響。
此外,記者了解到公司近期在有機肥料業務拓展上也有所斬獲。
自進入2月份以來,泰谷生物遼寧公司發力春耕行情,接連中標吉林省和遼寧省的多個有機肥與秸稈腐熟劑采購項目,中標總金額約870萬元,創歷年最好成績,繼續提升了泰谷生物產品在東北的農資市場份額,為公司全年經營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
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記者了解到,泰谷生物項目建設正按照公司整體安排穩步推進。
新疆阜康新型肥料產業園項目已完成生物有機肥生產車間、預發酵場、二次發酵車間、成品倉庫、水溶肥生產車間、菌劑擴繁車間、辦公、宿舍用房、廠區大門、廠區道路、圍墻、廠區綠化、消防水池等建設工作。生物有機肥生產線主體設備已完成安裝,正在進行調試和試生產,水溶肥生產設備已完成安裝調試和試生產,實現量產。
湖南常德澧縣生物肥料產業園澧西生產基地建設已完成原料收集處理廠房的建設,并已完成有機(類)肥料生產的安裝調試,釋放部分產能。夢溪生產基地已完成環評批復、土地平整等建設工作。
新疆圖木舒克新型肥料產業園已完成發酵場地、所有廠房的主體結構,辦公樓的框架、鍋爐房、圍墻等建設工作,已完成粉狀生物有機肥生產設備的安裝調試,釋放部分產能,已完成生物有機肥設備主體的安裝,水溶肥設備已完成安裝,等待土建完成后進行設備調試。
另據記者獲悉,近期泰谷生物與雙牌縣人民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泰谷生物農業全產業鏈及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落戶雙牌。雙方將圍繞雙牌縣“農業全產業鏈打造”進行深度合作,就推動雙牌縣圍繞農業供給側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新技術、新產業支撐雙牌縣域農業經濟發展,實施產業提升、技術支撐、人才導入等多元化合作。雙牌項目將是泰谷生物繼江永項目之后,在現代農業產業園領域的又一項目。
曹典軍表示,這些生產基地的穩步建設未來可以實現產品穩定、有序供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毛利率。
農環修復迎來春天
資料顯示,泰谷生物主要從事土壤修復、土壤修復改良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是全國領先的生物及有機肥料、耕地重金屬污染治理修復的供應商。公司以土壤修復改良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起點,進行產業鏈上下游的延伸,通過一系列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土壤修復改良和污染治理等項目工程,為客戶提供農業環境修復和生態保護的整體解決方案,并在前述兩類業務的基礎上,整合升級全力打造以生態環境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產業園PPP項目,形成高效循環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帶動農業一、二、三產業鏈的全方位發展。
隨著近年來土壤修復項目數量的增加,特別是備受關注的環保“土十條”的正式出臺,為泰谷生物的厚積薄發迎來了政策東風。
根據“土十條”及相關環保政策精神,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要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同時受污染耕地治理與修復面積達到1000萬畝。2014年4月,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首次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按照《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的數據進行測算,全國土壤修復市場空間高達4.6萬億元。
另一方面,隨著土壤問題在農業環境中受關注度提升,泰谷生物有機肥料的市場空間也逐步打開。
據了解,我國多年來由于長期施用化學肥料,有機肥不足,各類養分比例失調,致使農田生態環境、土壤理化性狀和土壤微生物區系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產品的安全。化肥的長期使用已造成肥效下降、利用率低、土壤板結等弊端。
“美國等西方國家生物肥料已接近肥料總用量的50%,而我國生物有機肥的使用率在3%-5%之間。我國有機肥生產呈連年上升趨勢,市場前景廣闊,成為新一輪的新興產業。”曹典軍告訴記者。
據曹典軍介紹,隨著綠色農業種植的發展,生物肥料產業勢必將成為肥料產業的主導支撐,這一市場容量將急速擴大,“產品+技術+標準+服務”將作為生物肥料市場服務密不可分的一個主題,特別是在2017年中央1號文件對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中引導農業可持續發展支撐方面更是具有很大的市場效力,生物肥料為主導的肥料產業春天也必將來臨。
市場人士認為,農環修復產業已進入“準備期”,2020年到2030年即將迎來黃金十年。泰谷生物多年來深耕于農業環境修復領域,已經打造了完整的農業環保全產業鏈,必將在今后的農業環境修復產業的爆發中收獲紅利,真正成為農環修復領域的標桿企業。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