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兩家A股上市城商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均發布公告稱,主要股東最近皆實施了增持:
江蘇銀行大股東江蘇信托于5月17日至18日,增持了3129萬股江蘇銀行A股,目前占該行總股本的8.0047%;股東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5月18日和5月21日共增持1209.27萬股,持股比例增至7.67%。
上海銀行二股東上港集團5月8日至18日斥資3.04億元增持1957萬股,持股增至6.73%。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每次增持的背后一定有動因,如果此前中國平安核心人員增持股份是在該公司遭遇偶然事件股價下挫時的提振信心,那么,江蘇銀行和上海銀行的股東增持原因是什么?會不會引來更多銀行跟進?
緣起觸發條件
記者從上述兩家銀行此前的招股說明書中,發現了江蘇銀行和上海銀行股東增持的共性原因——公司股價穩定具體措施的觸發條件。這一個在當時招股書里并沒有引來分析師與媒體重點解讀的條款,近日實質性導致上述股東真金白銀增持“維穩”。
兩份招股書規定的股價維穩程序與措施略有不同,但觸發條件都是上市后三年內,如果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于該行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而且不涉及不可抗力,那么該行則必須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且該行股份分布符合上市條件的前提下,啟動穩定股價程序。具體啟動方式,通常會由該行自身、或該行持股5%以上的股東、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等相關主體進行股票增持。
“據我所知,這是2013年時,監管層給當時準備沖刺A股的公司定下的規矩。可以說這是當時埋下的一個‘彩蛋’吧,我們2016年陸續上市的這幾家銀行,其實都受這條規矩的約束。在我們之前的那一批公司,這個條款是不存在的。”一名上市公司高管介紹。
據了解,2013年11月,證監會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規定,首次公開發行新股(IPO)的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應提出上市后三年內公司股價低于每股凈資產時穩定公司股價的預案,預案應包括啟動股價穩定措施的具體條件、可能采取的具體措施等,具體措施可以包括發行人回購公司股票,控股股東、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增持公司股票等,上述股東或人員在啟動股價穩定措施時應提前公告具體實施方案。
數據顯示,上海銀行和江蘇銀行最新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也就是2017年末每股凈資產,分別是16.27元和7.9元;而他們股東公告增持前一個交易日的股價,分別是15.35元和7.19元。
業內人士分析,如果以兩家銀行年報披露過后的交易日作為預警時段的話,在兩家銀行主要股東開始增持的時間節點,事實上還沒有觸發各自的股價穩定機制,股東們都是率先主動出手。這能深刻體現兩家銀行股東對其業績增長、長期可持續發展有充分信心。
銀行股常見破凈現象
業內人士表示,銀行股可謂“破凈專業戶”,銀行板塊是目前A股市場估值最低的行業之一。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銀行板塊最新市凈率為0.89倍。而事實上,該板塊近一個月、近三個月、近六個月、近一年的平均市凈率分別為0.89倍、0.94倍、0.97倍和0.95倍。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1日,A股有13家上市銀行處于破凈狀態。其中,破凈幅度最大的是華夏銀行,市凈率為0.73倍。市凈率較低的銀行股還包括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和光大銀行,市凈率分別為0.76倍、0.77倍和0.78倍。
股份行也成為破凈銀行股主力,除招行之外,其余7家A股上市股份行均處于破凈狀態,且只有平安銀行市凈率高于0.9倍。
上海銀行相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回復:由于銀行業的行業特殊性,銀行股長期處于價值被低估狀態,且二級市場波動不確定性較大。上海銀行無法保證未來股價回升的確定性,且不排除未來出現觸發穩定股價措施的情形或者其他銀行出現觸發穩定股價措施的情形。未來,上海銀行將始終堅持“精品銀行”發展戰略愿景,持續穩健經營并保持經營業績穩定,實現各項業務可持續健康發展。
破凈不代表基本面不好
江蘇銀行、上海銀行也都在公告中提及,主要股東增持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對成長價值的認可”。業內人士表示,從今年一季報看,這兩家銀行凈利潤增速均超城商行平均水平,與2017年相比有了明顯改善,趨勢確定性向好,資產質量也整體企穩甚至好轉。
兩家銀行經營中都有亮點——尤其在零售轉型及科技投入方面。零售轉型上,江蘇銀行去年零售業務利潤占比達到28%,同比上升超過10個百分點;上海銀行去年末零售貸款余額較去年初大增46%,達1740億元,利潤貢獻度大大提升,零售轉型加快。
科技投入方面,江蘇銀行去年在金融科技上的資金投入在全年營收中占比1%,科技人員在全行員工的占比則接近4%。上海銀行除了擴招科技人員外,還設立金融科技創新專項基金,首批項目在直銷銀行、手機銀行等項目上落地應用,并推動該行直銷銀行客戶、互聯網消費貸款等多項指標呈現快速增長。
最重要的是,分析人士認為,兩家銀行受資產結構優化及定價上行拉動,預計息差走闊,此外資產質量將受益于長三角地區經濟的企穩復蘇,不良生成放緩也有助于撥備計提壓力減小,從而釋放利潤。
事實上,資產質量企穩、資產結構優化以及定價上行,也在其余長三角地區上市中小銀行身上有明顯體現。該地區10家A股上市中小銀行今年一季度也都實現營收、凈利雙雙正增長,其中9家凈利潤同比增速高于10%。
此外,兩家西南地區上市城商行——成都銀行、貴陽銀行一季度也雙雙實現20%以上的凈利潤增速,兩家銀行一季度營收增速則分別達23%、11%。
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需要有一個正確的意識:銀行股大面積破凈有其行業的特殊性,不能完全準確反映出銀行的實際價值。破凈不等于基本面惡化,兩者不能劃等號。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19:27 | ?“景芝芝香·第42屆濰坊國際風箏... |
19:18 | 多賽道布局謀突破 永茂泰2024年營... |
19:18 | 高效兌現用戶承諾 問界M8正式開啟... |
19:17 | 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開閘 專項... |
19:16 | 滬市食品飲料公司經營業績向好 有... |
19:15 | 湘佳股份2024年扭虧為盈 成本下行... |
19:15 | 貴州茅臺亮相第五屆消博會 現場售... |
19:13 | 康泰生物2024年度擬分紅金額占凈利... |
19:07 | 谷雨:以奮斗之名 奏響春日尾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