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慕鴻
見習記者 石運來 曲芷
5月23日,漢纜股份召開2017年度股東大會,公司董事長陳沛云、副董事長張立剛、董秘王正莊、財務總監劉建軍等高管悉數出席,并和《證券日報》記者進行了交流。記者發現,雖然公司2017年財報顯示凈利潤指標有所下滑,但主業仍穩步增長,如果考慮行業競爭因素,公司經營業績的取得實屬不易。
原材料漲價增收不增利
漢纜股份2017年財務報告顯示,全年實現營收47.45億元,同比增長14.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億元,同比下降39.98%。對于利潤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的原因,公司解釋稱,因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壓力上升所致。
劉建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電纜行業中的高電壓產品訂單交貨周期普遍較長,投標和投產乃至交貨時點上銅價經常有差異,體現為訂單利潤和實際利潤的差異性和波動性。記者注意到,電纜行業的主要原材料是銅材、鋁材,公司2017年財務報告顯示,原材料在營業成本中所占比重約為85%,而這些品種在2017年內比上年度的確都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上升。
漢纜股份年報顯示,公司原材料前五大供應商分別是:東部銅業、山東金升有色、陽谷祥光銅業、焦作萬方鋁業和上海項浦貿易公司,這五大材料供應商去年和上市公司的交易額達到24億元,占據了年度公司總采購額的57%。
既然原材料對公司利潤的侵蝕和影響這么大,公司有沒有采取措施進行防范和規避呢?劉建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有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套期保值措施,但公司并不是對所有的訂單都進行套期保值,只有達到一定金額和標準的業務,才會啟動套期保值措施。而且有些中標項目簽訂正式合同之前客戶有一定的審批時間,這期間材料價格有可能發生較大變化。加之有一些框架合同在執行過程中會遇到銅價波動,只有達到一定金額才觸發調價公式,在時間上和價格上都有一定的滯后性,在銅價處于上升通道時對公司盈利會有一些不利影響,如果套期保值措施不力將會侵蝕利潤。劉建軍表示,公司內部會優化和嚴格執行套保相關內控流程,提高精細化管理運作的水平,最大限度的克服原材料價格波動的不利影響,讓股東價值達到最大化。
研發費大增謀劃“海洋高壓”
記者查閱年報發現,公司2017年和2016年實現的三費前毛利(即營業收入扣減營業成本所得出的數額),兩個數字是基本相當的,都是7.4億元左右。也就是說,即便考慮原材料波動因素帶來的利潤侵蝕,公司實現的毛利仍然和2016年相比基本相當。那又是什么項目進一步吃掉了2017年的利潤導致同比出現近四成的下滑呢?
另據年報顯示,公司管理費用在2017年大幅增加約1.2億元。張立剛向《證券日報》記者解釋稱,公司管理費用的增加主要是研發費用所致。在產品創新和研發方面,公司近年加大了對高壓光電復合海底電纜、海洋工程臍帶纜等國內領先的海工產品的生產及相關輸送設備裝置的研究開發,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為公司未來發展做好了相關的產品儲備。記者查閱年報發現,公司2017年研發費用大幅增加約1.2億元,基本上與管理費用的增加額度一致。其中某一項重點項目的單項研發支出就達到7600萬元。公司董秘王正莊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幅增加研發支出,是為了保持公司在海洋高壓電纜領域的研發優勢,鞏固在行業內的領先水平。
主業仍然保持增勢
雖然利潤出現了下滑,但是作為在國內特高壓電纜行業里技術領先的企業,公司的經營仍然穩健。公司財報顯示,2017年營收比上年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在股東大會上,公司董事長陳沛云坦言電纜行業并不好做。“行業中多數品種產品面臨產能過剩,國內有10000多家電纜企業,2000余家登記在冊。企業眾多,地方保護色彩較重,作為一家區域性電纜企業,想大面積走出去不太容易,能取得主營業務的持續增長,經營層對自己的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
張立剛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整個電纜行業,前十名的行業銷售占比還不到十個百分點,你可以想象行業有多分散。與此同時,電纜行業屬于國民經濟的傳統基礎行業,本身增長并不快,很多地方已經布局完畢,除現有線網改造外,短期內不會看到大的新投資需求。”
雖然有行業局限性,但公司管理層對2018年的經營還是很有信心。股東大會上,陳沛云拋出了2018年50億元的銷售收入目標。記者發現,這個目標比2017年實現的收入相比有小幅增長。至于實現銷售收入增長的途徑,陳沛云稱,除了保持原有傳統主業的持續經營,公司還會適當進行產業鏈上下游的拓展,比如依托電纜主業向設計、檢測和安裝等服務領域延伸。
陳沛云表示,公司在電纜檢測服務方面已深耕多年,去年該項目的營收已達4000多萬元。未來,公司將加大這方面業務的開拓力度。
記者注意到,為了調動公司員工積極性,公司過去兩年實施了股權激勵。2016年7月20日前,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實施完畢,通過二級市場大宗交易方式購買公司股票1.04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3.13%,成交金額為4.15億元,購買均價為3.98元/股。由于市場環境的變遷,這部分員工持股計劃尚未出售,公司在近期已經公告,將這部分股權延期到2019年5月18日前出售。
雖然股權激勵尚未帶來驚喜,但《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公司財務家底非常穩健。公司應收賬款、存貨數據保持正常水平,流動比率高達3.4,速動比率高達2.65,顯示了非常強勁的現金流償債能力,而且公司負債率長期維持在25%到35%的水平區間,財務家底穩健,后續啟用財務杠桿的余地很大。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