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向炎濤
年報季報披露季結束,5月份機構調研活躍起來。“我們投資者大會現場原本準備了180多把椅子,后來實在太火爆,又臨時增加了近100把椅子。”5月3日,廣聯達召開一年一度的投資者大會,現場座無虛席。廣聯達董秘李樹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當天公司線上線下共接待了133家機構調研。
除了公司基本面持續向好,以及公司主動與機構投資者溝通,《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廣聯達如此高的關注度背后,是其在去年提出“七三”戰略轉型升級,即面向建筑行業的“數字建筑”轉型。
轉型一年以來,公司業績穩步上升。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3.39億元,同比增長15.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72億元,同比增長11.62%。而今年以來,廣聯達股價已經上漲超過40%。
造價云轉型先行
據了解,廣聯達主營業務為立足建筑產業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專業應用軟件和增值服務。目前,工程造價業務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6.42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重70.21%。此外,工程施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58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重23.86%。
李樹劍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工程造價業務是公司一直以來的絕對優勢業務,深耕行業20年,在不考慮盜版市場的情況下,公司工程造價軟件目前已經占據了行業超過60%的市場份額。
去年是廣聯達“七三”戰略的開局之年,公司正式對外發布了《數字建筑白皮書》,提出數字建筑新理念。而工程造價業務的云轉型正是數字建筑理念在該業務的落地。
“我們2016年左右率先在全國6個省份開展單一計價產品轉型試點,也就是商業模式由銷售軟件產品逐步轉向提供服務的SaaS模式,相關收入由一次性確認轉變為按服務期間分期確認。”李樹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截至2017年年末,6個試點地區計價業務用戶轉化率平均達到80%,用戶續費率約85%。2018年公司將轉型擴展至11個地區,預計2019年擴展至21個地區,至2020年實現全國80%地區完成云轉型,80%轉化率,80%續費率。
對于這一轉型,有機構投資者關心商業模式的轉變導致的預收賬款對公司財務數據的影響。廣聯達表示,公司目前處于轉型初期,表觀收入和實際業務收入之間的差異比較大,主要體現為預收款項上,比如2017年就有1.29億元的預收賬款將在今年逐期確認收入。隨著轉型不斷深入,預收款項金額將會逐步擴大,預計在三年到五年間逐步穩定。
“造價云轉型之后,銷售成本會節約。過去銷售越多提成越高,轉‘云’之后,重點由銷售轉向客戶運營服務,銷售費用將會下降;除此之外,年費模式下,產品由過去的不斷升級迭代,轉向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升級,研發費用也可以壓縮,從而提升整體利潤率。”李樹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打造數字建筑平臺
事實上,造價云轉型只是廣聯達轉型升級的初步階段。刁志中在投資者大會上首次提出了“數字建筑平臺生態新體系”的構建,希望成為數字建筑平臺的搭建者,與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建立行業生態系統,通過自身的客戶和項目、營銷渠道、核心技術或標準、產品方法論、品牌、資本等,為IT或者建筑領域的生態鏈企業賦能。
針對投資者關心的公司造價產品未來如何演進到數字建筑平臺的形態,廣聯達表示,公司造價產品首先必須完成云化,只有云化才能真正與平臺對接,轉成“云+端”產品形態之后,才有可能實現在線化,在此基礎上各參與方才能進行協同溝通,與平臺上其他生產要素進行融合,這是最關鍵的一個要素。另外,在運營平臺上,公司采用的商業模式和客戶運營模式是讓各參與方共同營造生態圈,每個客戶和數字建筑平臺連接之后,按照項目當中的管理要素,進度、質量和成本將自動連接,形成一個平臺系統。
李樹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接下來公司發展的重點,除了繼續推進造價業務云轉型,還會加大力度拓展現有的施工業務。目前建筑業仍是信息化水平較差的行業之一,而較低的數字化起點也意味著更大的數字化轉型空間。
天風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看好廣聯達穩步推進計價軟件的云化,加速云算量產品的推廣實施。在施工業務層面維持高增長,結合良好的治理結構,推動數字建筑新生態的發展。預計2018年/2019年凈利潤5.57億元/6.93億元,對應PE58.5倍/47倍,結合云業務和施工業務分部估值,給予32.1元/股的目標價,維持“買入”評級。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