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琳
見習記者 王小康
5月份,隨著上市公司年報和季報陸續披露完成,各機構的調研熱情也隨之高漲。據相關數據統計,5月份共有635家A股上市公司被調研,247家公司被10家以上機構密集走訪。
華大基因由于擁有處于生物科技金字塔尖的基因技術,一直以來都頗具神秘色彩。此次,正值華大基因上市一年交出答卷的時機,各機構對公司表現出重點關注。據華大基因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包括高瓴資本、南方基金、國信證券等在內的187家機構的代表人士于5月17日對公司進行了調研。
逾百家機構參與調研
5月17日,華大基因在深圳國家基因庫舉行了投資者見面交流會,參加現場活動的有QFII、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187家機構,其中,高瓴資本、大成基金、東方富海投資管理、高特佳、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國信證券、同創偉業等知名機構悉數參與調研。同時,包括華大基因首席執行官尹燁、副總裁劉娜、財務總監陳軼青等在內的高管出席了見面會。
會上,華大基因財務總監陳軼青介紹了公司2017年年度業績。
據介紹,2017年華大基因實現營業收入20.96億元,同比增長了22.44%;凈利潤3.98億元,同比增長約20%。毛利率上,生育健康類服務是毛利率最高的業務,2017年該業務毛利率高達67.77%,復雜疾病類業務和基礎科研的毛利率分別為44.38%和43.11%。
此外,對于生物科技公司普遍被關注的研發費用問題,陳軼青表示,2017年公司整體研發費用占收入比重8.3%左右,2018年公司在研發上面投入會超過10%(占營業收入),即2018年時,整個公司在研發上會有更大更強大的資源投入。
對于華大基因未來的業績情況,陳軼青表示,“我們對未來總體收入保持增長非常有信心,凈利潤會保持平穩的增長。”
機構關注項目進展
在4月份舉行的2017年度業績推薦會上,華大基因就重點介紹過公司對于新測序平臺的投入以及全球化的布局。此次投資者見面會,各機構也對華大基因在這兩個項目上的進展表示了關注。
在本次調研活動的互動問答環節,有機構人士問到公司現在三代測序服務平臺開展怎么樣?對于該問題,華大基因表示,前三代測序儀儀器飽和度目前在90%以上,基本是處于滿負荷運行的狀態,對于科研的市場三代測序技術平臺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只要穩定持續更新、替換,市場就相對比較穩定,并且可以成熟發展。
在回答機構投資者問到的“公司在國際上怎么和當地國家基因測序公司來進行競爭的?”的問題時,華大基因表示:“首先,競爭有幾個方面:如果是服務類的項目,比拼的是硬指標、性價比、交付周期。華大基因為了避免陷入到紅海過程中,一直堅持要交朋友的理念。我們希望是一起研發,而不僅僅只完成一個測序。有一些國家覺得暫時無法合作,也會介紹華大基因做一些別的共同體項目。總而言之,競爭是有的,華大基因更希望用自身差異化優勢拿到項目,實現本地化。”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