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琳
和勝股份近期麻煩不斷。公司上市僅一年即業績變臉、募投項目延期且效益不達預期;另一方面,受業績低迷影響,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跌跌不休。但是,兩位大股東減持毫不手軟。
此外,和勝股份業績疲弱的情況也延續到了2018年。2018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滑逾五成;公司同時還預計2018年上半年股東凈利潤的變動幅度為-39.21%至-3.28%,業績下滑幾成定局。
上市首年業績變臉
和勝股份主營業務為工業鋁擠壓材及深加工制品的應用和推廣。公司于2017年1月12日登陸中小板。在其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里,和勝股份的業績實現了穩步增長。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月份至6月份,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3583.67萬元、4299.16萬元、5142.61萬元和3816.21萬元。
據公司披露的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41億元,同比增長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18.85萬元,同比下滑13.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645.83萬元,同比下滑22.64%。
和勝股份董秘丁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業績下滑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原材料價格同比大幅上漲、人工成本上升以及新投入的設備產能尚未完全釋放使單位成本固定資產折舊增加等原因導致公司毛利率同比降低;二是由于人民幣升值造成公司匯兌損失增加進而導致公司凈利潤下降;三是由于新增設兩家控股子公司(中山智能家居、江蘇和勝汽配)尚處于籌建和虧損階段。”
不過《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中山智能家居2017年僅虧損97.18萬元,而江蘇和勝汽配的凈利潤為0元。這兩家新設的控股子公司對公司整體影響其實并不大。
毛利率方面,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鋁材產品的毛利率僅有18.86%,同比下滑4.41%。分行業來看,電子消費品類、耐用消費品類和汽車部件類的毛利率全線下滑,分別下滑4.97%、2.48%和4.40%。
值得注意的是,與公司業務相近的亞太科技2017年鋁制產品的毛利率為20.54%,同比下滑3.28%。其下滑幅度較和勝股份小,毛利率水平也較和勝股份高。2016年上半年的時候,亞太科技的毛利率為26.47%,僅高于和勝股份不到一個百分點,但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已經拉到到1.68個百分點。
對于業績的下滑,和勝股份似乎也沒有太多的手段進行扭轉,2018年一季度公司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38%的背景下,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滑幅度擴大至58.05%。
同時,公司還預計上半年業績將繼續下滑。“一是由于部分電子消費品市場疲軟,導致公司電子消費類產品的銷售收入同比減少,整體毛利率下降;二是原材料價格、人工成本同比上升,匯率變動導致匯兌損失增加。”丁亮對此表示。
兩大股東減持不手軟
除業績持續下滑外,和勝股份還面臨著募投項目實現效益不達預期,以及項目延期的窘境。
2017年公司上市時募集資金凈額2.65億元,擬投入高端工業鋁型材生產建設項目(以下簡稱“鋁型材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營運資金,分別擬投入募集資金2.22億元、2696萬元和1630.91萬元。
按照此前計劃,鋁型材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建設期均為12個月。這意味著2018年1月12日這兩個項目都要到達預定可使用狀態。但是截至2017年年底,上述兩項目的投資進度僅分別為70.77%和1.39%。鋁型材項目當期實現的效益為1560.41萬元,較預計的收益2043.09萬元,少了482.68萬元。
2018年4月份,和勝股份發布關于公司部分募投項目延期的公告。受地質結構復雜等因素及外部相關手續辦理進度的制約,公司的鋁型材項目二期工程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進度受影響,因此公司將鋁型材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完工時間分別延期至2019年9月30日和2019年6月30日。
此前公司曾預計鋁型材項目有望為公司年均新增銷售收入5.75億元,年均新增凈利潤5837萬元。如果按期完成將有助于公司業績的改善,但該項目的延期對業績已陷入困境的公司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二級市場上,和勝股份的股價也嚴重受挫,截至6月15日收盤,公司股價為13.55元/股,較上市時創下的歷史高位40.28元/股(前復權),下跌逾六成。
然而,股價的持續下跌并沒有阻擋股東們減持的決心。4月11日和4月21日,和勝股份相繼發布了兩位股東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股東金炯和霍潤均計劃減持不超過180萬股。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金炯和霍潤分別持有和勝股份2139.54萬股和1980.53萬股,為和勝股份第二大和第三大股東。
5月26日和勝股份發布的股東減持股份進展公告顯示,金炯于5月24日已減持172萬股,減持均價為13.55元/股,套現2330.6萬元。
丁亮對記者表示,“公司大股東本次小比例減持公司股票系因個人資金需求,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不會對公司的治理結構和持續經營產生影響,并不影響其看好公司未來發展。”不過有投資者表示,金炯為和勝股份董事兼總經理,在公司股價低位的時候仍大手筆減持,無疑會令人擔憂公司前景。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