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誠 見習記者 劉會玲
*ST上普(原名“上海普天”)因其經營業績連續三年出現虧損,上交所決定自2018年5月29日起暫停*ST上普股票上市。日前,*ST上普股東大會在上海召開,現場中小股東的情緒如同天氣一樣熾熱,他們最關心的莫過于公司面對即將退市的風險有何補救措施。
偽造業務前管理層遭處罰
大股東援助方案還在制定中
此次股東會議由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治義主持召開,現場不乏有多位外地投資者不遠萬里趕來參會。面對眾多投資者的關心焦點“對于暫停上市,公司是否已經有實質性的規劃及動作來改變公司的現狀”,王治義表示,面對2018年比較嚴峻的形勢,管理層很著急,公司也在努力爭取改變現狀:一方面,積極努力拓展業務,催收逾期應收賬款,對于一些虧損的產業也采取了相應的關停并攏措施;另一方面,公司也在積極和大股東溝通,希望2018年能有一些大的舉措。
會議上,投資者也很關注占*ST上普總股本50.25%的大股東,中國普天對暫停上市的*ST上普采取了哪些具體援助措施?王治義表示,上海普天是大股東5家上市公司之一,大股東一直對上海普天很支持,公司與大股東也有業務往來,2018年希望在主營業務方面爭取達到恢復上市條件,具體方案目前還在研究推進中。
*ST上普是國務院國資委所屬中國普天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之一,前身是創立于1951年的華東郵電器材廠。1981年更名為郵電部上海通信設備廠。1993年7月份進行股份制改制,同年10月份在上交所掛牌交易。公司主營范圍包括,設計生產各類通信設備、元器件、電子信息設備、商用銷售終端、AFC自動售檢票系統及設備、稅控收款機產品、智能識別系統(含二代身份證閱讀器)等。
今年3月20日,*ST上普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經查明,為彌補2014年度利潤缺口、完成利潤指標,*ST上普偽造了3筆三方貿易共導致2014年度虛增營業收入4261.75萬元,虛增利潤總額998.4萬元,占公司2014年度合并財務報表利潤總額1354.96萬元的73.68%。
此外,*ST上普5月2日發布的會計差錯更正公告顯示,公司減少2013年度以前未分配凈利潤6409萬元,減少2013年歸母凈利潤647萬元,減少2014年歸母凈利潤998萬元,減少2015年歸母凈利潤304萬元,減少2016年歸母凈利潤103萬元。
面對投資者提出的公司前管理層財務造假問題,王治義回答,確實是當時管理層明顯違規。證監會、上海證監局已對其做出了處罰,并且公司2017年已增強了公司內控制度。
2017年*ST上普凈利潤虧損3.5億元,主要是由于計提資產減值損失4.22億元,其中新能源仙居項目計提減值3億元。
新能源仙居項目緣起于2012年普天能源與浙江大衛合作的“大衛世紀城”的能源中心項目。后因大衛世紀城項目出現資金短缺問題。2017年9月28日,浙江大衛召開了債權人會議,普天能源申報的債權金額為10.56億元。目前浙江大衛已經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ST上普5月3日披露的2018年一季報凈利依舊虧損1978.56萬元。
對于公司奉賢的工廠已開始運營新能源項目的市場傳言,*ST上普董秘李中耀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充電樁項目是在運營,但只是公司業務的一小部分。
多起訴訟案件已解決
向大股東貸款5.75億元獲批
在從證監會手上領到罰單之后又遭立案調查的*ST上普,還被多起訴訟纏身。公司6月12日發布的涉訴公告顯示,公司在近兩月來又增加了3284.8萬元的訴訟金額,其中遭到投資者索賠的部分就接近2000萬元。不過從公司近期的舉動來看,公司似乎并沒有放棄。一方面,公司已解決了不少此前的訴訟爭議。
另一方面,6月11日*ST上普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控股股東中國普天申請額度為人民幣5.75億元整委托貸款的事項已經獲得股東大會批準。
從公司發布的涉訴公告來看,部分此前的案件糾紛已經得到解決。上海愛譜華頓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訴普天能源買賣合同糾紛案、上海普天訴上海中瀚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成雨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劉海翰買賣合同糾紛案、上海寅銳電器有限公司訴上海普天買賣合同糾紛案均已達成和解。上海貝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訴上海普天計算機軟件開發合同糾紛案、杭州騰岳電子有限公司訴上海普天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已在法院主持下達成調解,正在履行調解協議。
因此前虛假陳述造成包括余智妹等75名自然人索賠訴訟案件,尚未開庭審理。《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負責本案的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許峰律師:“*ST上普因被證監會認定構成虛假陳述并且處罰給了投資者索賠機會,也就是說根據《證券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在2015年3月21日到2018年1月10日之間買入*ST上普股票,并在2018年1月10日后賣出或繼續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可以發起此次索賠,勝訴概率預計比較高。”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